莫让“逃脱”变“逃生”
---梧州市检察机关牵头开展密室逃脱类场所监管专项活动
春节来临之际,梧州市检察机关牵头组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广体旅局、市消防支队、市住建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关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密室逃脱类场所监管专项活动,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的人身、心理安全,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寒假及春节期间安全文明法治的良好氛围。
活动开始前,各部门对全市密室逃脱类场所情况进行初步摸底,全市共有15家密室逃脱类经营场所,在市辖区内有9家,藤县、岑溪市各3家,多数位于居民楼内,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对外营业。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为追求消费者体验效果,密室逃脱类场所大多环境昏暗,室内摆放着各种可燃装置和道具,实景布置成灵堂、凶案现场等,恐怖、灵异氛围浓厚,部分剧本内容充斥着暴力、“三观”扭曲等元素,游戏过程中玩家和经营者仅靠一个对讲机进行沟通交流,存在安全隐患。
经了解,多数店铺每月均有数百人次前来游玩,其中不乏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检查组询问了经营者装修前是否取得场所消防设计许可、设计有应急逃生路线,根据《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检查指引(试行)》内容查看了消防安全情况,详细了解经营者是否存在声明、店堂告示等以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等违法行为,并对剧本内容、来源、版权情况进行检查。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要求经营单位负责人立即进行整改,及时消除场所建筑安全、消防隐患,坚决防止出现“逃脱”变“逃生”的安全隐患。同时,督促场所负责人结合实际,对不适宜未成年人游玩的剧本、项目,应提高经营自觉,禁止未成年人参与游玩。
全市检察机关对活动全程予以督导,并向经营者现场宣传普及强制报告制度,告知经营者在工作中如发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须落实强制报告义务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下一步,梧州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发挥好检察机关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优势,履行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主导责任,以有力监督促进“六大保护”相互融通,推动各部门共同落实落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文明法治环境。
(李绮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