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族团结更上一层楼
市人大常委会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今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首先召开市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会,听取市政府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族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文广体旅局、市科协等部门关于《条例》落实情况的汇报。随后到蒙山县、藤县、苍梧县、万秀区以及梧州职业学院进行实地查看,广泛听取各单位人员对实施《条例》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委托岑溪市、长洲区、龙圩区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执法检查组认为,我市《条例》实施情况较好,特点是:一有一抓一融入。“一有”是各单位都有民族教育规划。检查组所检查的市和7个县(市、区)政府都依法把民族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规划,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协助做好民族教育工作。所检查的1463所学校(幼儿园)都订有民族教育计划。如蒙山县政府将民族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规划,成立了民族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民族教育的发展规模,学校布局、教育结构、师资配备,结合各部门工作职责制定民族教育工作目标、任务、措施,确保民族教育依法有序开展。“一抓”是抓民族教育健康发展。各县(市、区)政府切实抓好学前民族教育。蒙山县政府分别在长坪瑶族乡和夏宜瑶族乡建立了中心幼儿园,学前幼儿入园率达100%、非少数民族各县(市、区)对少数民族学前教育优先安排,入园率达99%;我市及7个县(市、区)政府对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重视少数民族高中阶段教育。培养乡村教师1300多人次。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高中阶段教育,每年招生安排一定数量的资源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每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89%。梧州职业学院和各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均优先向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学位,梧州职业学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3000多人,开设有典型的少数民族工艺品制作和民族特色示范专业。“一融入”,就是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2020年,我市将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造活动的决定纳入各县(市、区)专项考评内容。2021年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法律法规,纳入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市县两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将民族团结教育引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融入教育全过程。
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师范学校3所,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8所。全市中小学校结合民族团结教学,组织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
(唐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