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强监督 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20-12-31  分享到:

精准发力强监督  助推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梧州市人大常委会服务大局履职担当综述



一次次审议监督、一项项视察调研、一份份建议意见,是依法履职的实录,是服务大局的担当,是民生情怀的彰显。“十三五”期间,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和全市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务实担当,开拓创新,切实强化工作监督,增强针对性精准发力,提升监督实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辉煌“十三五”充分展现了人大作为。

一、专题调研,谋良策强举措

按照自治区党委赋予梧州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中共梧州市委科学谋划,全面实施“东融”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广西东大门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组织开展实体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项专题调研,深入各县(市、区)和园区,听取干部群众和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摸清家底,分析影响发展的瓶颈,寻求发展实体经济、做强做大产业的对策,提出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

市委作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开展“三年三工程”活动等重大决策后,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直面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财源培植、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作出审议意见,并加强跟踪,督促政府切实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了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2018年开展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以短短的八个月时间,完成了市级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工作,成为了全区第一个建成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设区市。2019年,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到年底,市县两级建成纵向贯通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为实现预算实时监督、有效监督奠定了良好基础,对用活用好财政资金、提升财政绩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提高预算监督实效,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对审计工作报告中列出的九个方面共67项问题进行梳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提出了五个方面共16项突出问题清单,加强跟踪督促检查,促进审计查出问题得到整改落实,更好地发挥财政绩效作用。

二、专题询问,找差距补短板

为增强监督实效,梧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每年开展一次专题询问,强化监督力度,着眼于找问题、谋对策、解症结,以达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

按照市委提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和7个园区,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和企业意见,了解全市营商环境状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召开常委会联组会议,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专题询问,通过网络直播、电视录播、报纸实录刊登等形式,营造舆论声势,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各县(市、区)、各园区、各部门抓紧解决问题,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动态监督机制,加强事后跟踪。对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既问一问应询机关落实了没有、整改了没有,整改效果如何、是不是可持续,又对没有落实整改的进行督促问效,组织相关专工委对各部门贯彻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确保专题询问收到到实实在在成效,解决了一些影响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一批重大项目得到落实和有效推进。据统计,2020年1月至10月,梧州市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超百项、总投资超千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3.17%,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12.4%,增速在全区排名第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全区排名第三,重大项目成为拉动梧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三、奋发一线,勇担当善作为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打破地方人大工作常规,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投身经济建设一线奋发作为。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谢凌云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书记在现场”工作法,与领导班子各位成员一起,按照市委联系服务“三年三工程”工作部署,分别担任相关项目、企业的服务队队长。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参与联系重点项目13项、重点工业企业16家,服务重点工业企业7家,他们到一线了解诉求、在一线研究对策、驻一线监督落实,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企业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黎永益、苏建中分别兼任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梧州临港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充分发挥人大工作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优势,全力推进园区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通过国家级绿色示范基地公示,申请设立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通过了专家组评审。梧州临港经济区初步形成冶金机械、建材环保两大产业集群,打造全闭环循环发展新模式,形成协同发展竞争新优势,进一步稳固了园区产业链生态圈。园区的骨干项目中,梧州毅马五金制品公司一期项目于2020年5月28日开始试产;金盛达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铜及合金材料项目的可研、环评等工作获批复,设备基础施工全面完成,部分设备安装完成并于2020年8月份试产;广西简一大理石瓷砖生产项目已签约投资合同,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两大园区重点推进的冶金材料建设项目作为梧州市新培育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完成招商引资工作,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将在重铸梧州工业辉煌中发挥龙头作用。

四、助力攻坚,惠民生促和谐

常委会围绕三大攻坚战开展,适时组织专题调研,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强化工作监督,助力加快进程、扩大实效,真正做到惠民生促和谐。

为推动脱贫攻坚战开展,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扶贫政策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等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等专项报告,推动政府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强化贫困帮扶、狠抓产业就业扶贫,实现稳定脱贫,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可持续,提升脱贫质量。常委会机关成立工作专班对接深入扶贫联系点,扎实开展定点帮扶,细化帮扶措施,促进联系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发展,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为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常委会持续精准发力,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农村和城镇饮用水安全等多项专题调研活动,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农村和城市饮用水安全情况等专项报告,开展饮用水安全专题询问等,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完善工作责任制,有效传导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齐心协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全市上下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以“PM2.5+O3”双防双控为攻坚重点,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城市扬尘、烟花爆竹等污染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污染削峰”预警响应机制,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显著实效。2020年1月至7月,梧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排名全区并列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排名全区第四。全市持续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成果,开展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大力整治主要江河氨氮超标问题,水污染防治取得重大成效。2020年1月至6月,梧州市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国控与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国家考核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位列第八,梧州“山清水秀生态美”得到持续展现。

人民群众的关切就是履职方向,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履职担当,步伐铿锵。新征程承载新使命,梧州市人大常委会肩负着全市人民的期待与重托,守正创新再出发。

(严锦辉 黎琼龙)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