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10月中旬,在市人大常委会余萍珍副主任的带领下,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会同市林业局组成调研组,对我市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汇报后,先后到了全面铺开此项工作的自治区试点县藤县的古龙镇和太平镇、非试点县的苍梧县新地镇和六堡镇、岑溪市的大业镇和梨木镇、蒙山县的黄村镇和夏宜乡等四县(市)八个乡镇,听取县(市)、乡镇的汇报、组织座谈、现场察看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机构的工作状况,其中在苍梧县六堡镇还邀请了六个村委会的干部参加座谈。调研结束后,还在市林业局二层机构以上负责人会议上作了情况通报和意见反馈。自治区驻梧州督导员赵庭坤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调研活动。通过调研,使调研组掌握了我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各级开展工作的情况、当前的具体进度、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措施等情况,现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农村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以中发〔2008〕10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将其列为农村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于今年1月23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紧接着又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自治区在武鸣县、钦州市钦北区已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共选择25个县(市、区)进行扩大试点(梧州市为藤县)。全区安排2010年初至2012年底,在先行试点与扩大试点以外的其他各县(市、区)整体推进并如期完成改革任务。
我市是广西的林业大市之一,共有集体林地1404万亩,有乡村集体林场802个,面积250多万亩,占全市集体林地面积的17.8%。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我市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及时作出了具体安排,今年要通过自治区试点藤县以及非试点县的6个乡镇共22个乡镇的试点,完成勘界确权375万亩,发证285万亩,2010年全面铺开,完成600万亩,2011年完成429万亩,三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其中,藤县有集体林地423万亩今年要完成勘界确权面积255万亩,发证面积180万亩,其余要在2010年基本完成。据市林业部门的统计汇报,至今年10月20日止,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进度是:已完成勘界确权面积329.73万亩,占年度任务的87.9%,发证面积仅有藤县的5.54万亩,占年度任务的2%。其中,藤县完成勘界确权面积288.74万亩,占任务的113%,发证面积占任务的3%;岑溪市完成勘界确权面积17.64万亩,占任务的58.8%;蒙山县完成勘界确权面积14.6万亩,占任务的48.7%;苍梧县完成勘界确权面积8.75万亩,占任务的14.5%。
通过调研,接触基层,接触工作实际,大量的情况表明,全市上下为确保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年度任务目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针对推进改革的需要,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调查摸底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层层宣传发动,培训工作和技术业务骨干队伍,落实经费投入,切实调解处理各种林地权属纠纷,落实工作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加强检查督促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自治区和市的试点县、试点乡镇,积极从当地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周密统筹,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力求林权制度改革迅速稳妥地向前推进。各县(市)前一段所做的工作,不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还呈现出不少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作亮点。作为自治区试点,藤县突出“四个强化”(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强化技术保障、强化责任制)和“两个关键环节”(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多渠道整合技术力量)的做法,在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中汇报会上,得到了区党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情况是好的。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由于此项工作面广量大,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当前工作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进展不够平衡。由于各县(市)、乡镇的主客观条件明显存在差异,对照试点的任务和目标要求,现实表明,各地的工作进度不平衡是首要的突出问题。藤县通过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予以重点投入、重点保障,工作进展较快,据汇报在自治区25个试点县(市)中排位第6,目前在外业上已基本完成今年勘界确权的目标任务,但是在内业数据整理、审核发证上,任务还相当繁重,其他三县(市)的试点乡镇不管是外业还是内业,工作的进度都很不平衡。
(二)专业技术力量欠缺。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内业数据整理、审核,都是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而且工作量很大,需要有大量的懂技术、懂业务的专业人员。目前各县(市)虽然想尽各种办法组织安排了一大批技术人员投入此项工作,但是能够真正胜任和独立完成外业勘界勾图作业的人员还不多。因此,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已突出地成为影响整个林改工作进展的重要因素。
(三)资金安排上还存在困难。我市按照中央、自治区的要求,对上级补助的林改经费,已及时安排到县(市),市、县(市)也安排了一定数额的配套经费。由于各县(市)在原来落实林业“三定”划分责任山时,普遍分得过细,导致一户多山,一山多户的情况极为突出,有的一个农户几十宗地,地块面积小且非常分散,加之我市地处南方山区特有的自然地貌,山高路陡,多数植被茂密,因而在人力、财力的耗费上,将超出原先的估计。调查中,据部分试点镇反映,经费紧张,与推进工作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四)农民外出务工多,影响勘界确权。现时农村中农民外出务工较多,有的是长年甚至多年不在家,在家的人员,有的是对自家的山界不清楚或者只是大体清楚,有的虽然知晓自家山界,但年岁已高,上山困难,有的虽然可配合技术人员上了山指认界线,因山高路远,地块分散,即使早出晚归,工作的效率仍是很低,直接影响勘界工作的进展。
(五)林地权属纠纷增加。从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划分责任山至今,已历经20多年,由于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许多地方工作比较粗,多年来,林地林权纠纷时有发生。目前,各县(市)都有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国家、集体林场之间的山林权属纠纷,有跨行政村的、跨乡镇的、跨县(市、区)的,也有的是跨市甚至涉及两到三个地级市的。这些山林权属纠纷的存在,也不利于林改工作的推进。
三、建议意见
(一)力促工作平衡发展。今年是我市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林改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全面铺开积累经验,对整个林权制度改革如期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工作进度不平衡的状况,各级政府要认真分析影响工作进度的主客观因素,总结前一段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找差距,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要实行分类指导,强化措施,因地制宜,乘势推进。要算好任务帐、时间帐,采取倒计时办法,排出日进度、旬进度、月进度,实现平衡发展,确保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设法增加技术力量。当前比较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改革进度的瓶颈。各县(市)要更有效地整合技术力量,多渠道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外业勘界是明晰产权的基础,是林改工作的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能否胜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业勘界的进度。从气候条件来说,当前正值外业勘界的“黄金时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投入足够的技术力量,特别是要依靠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组织村民对自家的山场进行预勘界,多做前期工作。总之,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外业勘界进程,就能够把握林改工作的主动权。
(三)合理安排经费投入。中央和自治区补助的林改经费都已安排到位,按要求,地方市、县(市)也要落实相应的配套经费。我市在配套经费落实上总体是好的。主要问题是在单位面积平均数额上和拨付到位的时间节点上不够平衡。因此,要认真按照上级要求,落实经费安排计划,根据工作实际及时拨付,对一些试点镇由于自然客观条件的差异,经费存在缺口的应区别对待,合理解决。不应出现试点阶段,就使经费问题成为制约工作进展的因素。同时,从市到县(市、区)都要及早筹划明年全面铺开林改工作的经费投入问题,要明确作出预算。
(四)切实调处各类纠纷。目前,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林权林地纠纷问题,在各县(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始终是整个林改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前一段各县(市)坚持逐级负责、分级调处的原则,先易后难,已调解处理了一大批的林权林地纠纷。随着林改工作的深入,一些历时较长,调处难度较大,尤其是行政区域上跨乡镇、跨县(市、区),甚至跨市的纠纷,将成为调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认真排查,加强情况通报,按照调处权限,落实力量,尽快调处,维护稳定。
(五)始终注重工作质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完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一改革,事关兴林富民,事关农村发展,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明确承包关系后,要依法实行实地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因此,各级要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从始到终都必须注重把好工作质量关,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把林权证办成“铁证”。力求过细工作,有效避免出现差错,严格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
(六)做好当前工作,谋划明年任务。今年要提前为明年全面铺开做好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村组制定林改工作方案,抓住明年春节外出人员回乡过年做好有关工作,能开展外业工作的尽量开展,为提高外业工作的工作效率,一定要做好预勘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