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侨资企业权益保护的情况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0-08-23  分享到:
      梧州市侨务工作一贯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侨务方针政策,依法护侨,充分发挥侨务优势,凝聚侨心、发挥侨力。自治区提出了“富桂兴侨”战略后,我市侨务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中心,着重做好以侨引智、以侨引资工作,鼓励和引导侨商到梧州考察投资、兴办实业,参与到梧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市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我市侨商的权益保护,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为侨资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促进侨资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侨商信访做到件件有回复,有专人跟踪落实,切实保护侨商合法权益,大力为侨商发展服务。
 
      一、侨胞在我市投资的基本情况
     我市是广西的重点侨乡之一,全市共有华侨华人约17.14万人,归侨2153人,侨眷14.9万多人,在我市投资的侨资企业共有173家,占全市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79.3%,总投资额约4.5亿美元,合同外资额约2.3亿美   元,约占合同投资总额的50.16%。其中,港澳投资企业占168家,合同投资总额为4.36亿美元,合同外资额为2.18亿美元,全市港澳资企业占全市外资数量比例是77.06%,占全市侨资企业数量比例是97.1%;华人华侨投资企业5家,合同总额1328万美元,合同外资额为762万美元。侨资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数3万个,税收近2.5亿元人民币。
 
     二、保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的措施和做法
      (一)做好法律监督和专题调研工作。每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开展一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工作,去年常委会主任专题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侨资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做好对侨资企业反映及侵权案件的督办工作,促进我市依法维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服务和促进侨资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侨商在梧投资权益的维护力度,跟踪服务侨商投资项目的接洽商谈、手续办理、落地建设、企业发展等各方面,相应制定了一批服务侨资企业、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的办法和措施,及时为侨商排忧解难。
 
      (二)建立服务侨资企业发展制度和措施。今年初,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侨资企业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侨资企业的水平,切实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依法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并根据自治区《自治区侨办服务侨资企业制度》,我市相应制定了《梧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联系侨资企业制度》,明确了相关任务和职责,在侨资企业的宣传推荐、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形象、引智引资、商务资讯及其它维权方面给予支持和帮扶,目前,确定了40家侨资企业作为重点联系帮扶对象,维护侨商权益的同时做好服务企业发展工作。今年3月下旬,政府有关部门帮助美籍华人成功处理了厂方搬迁纠纷,侨商获得当地政府垫付200万元人民币,并帮助侨资企业翻译英文项目说明书等,为侨商上项目赢得时间,很好地维护了侨商权益。此外,我市还设立了“广西侨办为侨服务法律顾问团”,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加强维权行动。
 
     (三)优化出国(境)和来华审批,提升服务水平。引导、支持侨资企业“走出去”和便利侨商“走进来”,并在办理出国(境)、来华手续上予以指导和帮助,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等候服务为上门服务,提供优质化、人性化的审批服务措施和环境,为侨资企业人员出国(境)和侨商来华洽谈业务提供便利,推动更多的侨企关注和参与国际市场,顺利走出国(境)门,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到更多的对外资源与空间,同时,引来众多有实力的侨商来梧洽谈合作和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因公出访团组86批,120人次。其中经贸团组33批51人次,企业商务人员33批50人次,奔赴世界各地开展商务活动。签发外国人来华签证函电33批38人次,当中包括了不少华商企业家。切实加大为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便利。
 
     (四)积极牵线搭桥,帮扶侨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海外资源优势,积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我驻外使领馆等机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国际友城、国外友人等人脉资源优势,加强对国际市场动态的了解与研究,为侨企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引导侨企与国外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多年来,我市不断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华商投资推介会、华创会、国际宝石节等国际性展会和海外侨团联谊平台,积极组织一批侨企参展、参会,实现以侨搭桥、以侨引侨,相识更多的国际友人及合作伙伴,为侨资企业解决打开国际市场“无门路”的难题。
 
     (五)支持侨商会建设,构建侨商维权平台。梧州市侨商商会成立以来,在搭建政府、商会、会员三方交流沟通上起到积极作用。商会代表在梧投资创业的侨资企业的权益,创导合作共赢,携手发展。商会自成立以来,认真秉承办会宗旨,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各项建设取得良好成绩。一是商会活动丰富多彩,效果显著。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商会形成了每月基本召开2次的“碰头会”,择时举办各种酒(餐)会及“茶话会”等,活跃了商会气氛,加强了信息的对接和共享;二是活跃思路、拓宽视野,积极组织会员参会参展。近年,商会先后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成立大会”、“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高端报告会”,在河南召开的“2009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等华商展会,开阔了视野,广交了朋友;三是积极支持“企业经营成功”和“社会责任感成功”模式。近年,商会派员与企业会员茂圣茶业公司到商务部经科司“游说”推荐六堡茶,以及发挥商会资源网络优势,为茂圣六堡茶打进国际市场做出了贡献;商会会员致富不忘本,积极做好回馈予社会,反哺予乡亲乡里的公益事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四是加强团结互助,携手共进。商会开展以“发挥各会员互助性为主、信息资源共享为辅、利用市场化手段操作”为原则和酝酿中的“商会互助基金”等形式,积极支持企业经营成功。五是筹建岑溪市侨商分会,进一步服务好侨商发展,维护侨商权益。
 
      三、侨资企业发展存在主要困难
      一是华商存在资讯短缺问题。近年来,侨字品牌的展会较多,世界各地华商汇集于侨展,谋求合作、寻求商机,侨商的商务信息和咨询服务需求量大,需各有关部门牵线搭桥帮扶企业侨展走出去,树品牌、立口碑。
      二是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目前,侨商与其它企业一样面临招工难问题,特别是近年梧州企业规模、数量不断增大,出现用工荒现象较明显。
      三是融资信贷困难问题。企业资金困难,多是融资信贷问题。目前,我市融资信贷方面,存在着“有钱没法贷、用钱没处借”的情况。企业要去融资,信用就是一个大的问题,银行需要验证和考查企业的信用度和还贷能力。我市目前不少企业信用度存在问题,尤其是企业在对信用度的重视上尚需强化,信用状况已成为融资难的一个问题。此外,融资难关键是存在担保问题,我市很多侨资企业是靠租赁土地(厂房)来投资建厂,企业没有银行贷款要求的抵押物,而当前我市的融资担保机构尚未健全,银行并未相应开发出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信贷产品,这也是成为融资难的一个问题。
 
      四、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和帮扶侨商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修正完善有关侨务法规和保护法。侨资企业在涉及到征地赔偿、搬迁纠纷等合法权益时,切实需要加以保护。应制定法规和有关政策措施,依法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侨资企业发展,全力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
     (二)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用工困难。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就业氛围。把春节、国庆、元旦等月份定为招工宣传月,积极配合侨商做好用工信息的发布工作。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加强劳务培训和协作。进一步发挥我市现有职业技术培训院校的人员培训功能,加强人才培育和人员培训,提升和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三是做好用工跟踪服务。在企业招用工人的过程中,免费为企业办理所有的用工手续和劳动合同,并做好跟踪服务;成立用工服务协调小组,与企业、劳务协作市(县)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劳动仲裁工作力度,及时妥善解决劳动争议纠纷,切实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三)帮助侨商解决融资信贷困难。一是加快出台融资政策,研究出台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举措。二是规范我市现有的抵押行业管理,力促实现“民间借贷阳光化”。三是引导侨企建立良好的信用度,搭建企业与银行业联系的平台。四是鼓励我市融资担保机构向侨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倾斜,鼓励我市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支持我市侨资企业发展。
   (四)优化梧州投资综合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帮助侨商解决投资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依法依规维护侨商权益,增强侨商在梧创业和增资的信心。一是提高效能,强化服务,优化政务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不定期对侨资企业项目进展和环境情况进行抽查。三是改善和提升城市品味,加强创建森林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工作。
   (五)提高侨商与外商异同认识。侨商(侨资)企业是指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在中国内地投资兴办,且其资本占投资总额25%以上的企业。而,外商(外资)企业包括了侨商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投资兴办的企业。这就导致二者存在不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与中国有血缘关系,很多事业有成的海外华商都有想回家看看,支持家乡建设的愿望,存在回馈祖(籍)国的心理诉求,这对于我们不仅在招商引资,还是在处理维护侨商合法权益,服务侨商发展工作上,需要把握的度和方式上都存在区别。
         
                                                                                                       
梧州市人大外事华侨民族委员会
2010年8月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