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华是藤县平福乡中太村党支部书记、县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黄兆华率群众修路、发展宝石加工业、种植优质茶叶、上马茶叶加工厂等,被群众称为带领致富的好代表。他先后被评为梧州市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乡优秀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和经济建设先进个人。
俗话说:“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黄兆华从当中太村支书那一天起,就意识到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他打算带领群众修建一条17公里的进村水泥硬化道路。村里自己修水泥公路何其难,需要资金340多万元,经费从何而来,他一愁莫展。但黄兆华没有在困难面前畏缩。2006年初得知交通部门有修建乡村道路项目资金的消息后,便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边积极与乡党委、政府联系,努力争取交通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他还与村干部一起外出联系村里在外工作人员、务工经商者、经济能人,召开捐资修路座谈会筹集资金,自己带头捐资3000元,他还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走家串户发动群众捐资修路。不到一个月村里就筹集到修路资金3万多元。在他的行动和群众修路热情的感召下,1000多群众义务投工,仅用半年时间17公里长的进村四级水泥硬化道路很快修通了。
路通了,但怎样才能使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又是黄兆华操心的一件事。黄兆华到昭平县学习并掌握了人工宝石加工技术,从2004年开始带动村民加工宝石,使村里经过几年的发展拥有宝石加工机800多台,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宝石加工,率先成为全乡最有名的宝石加工专业村。现在中太村宝石加工人均收入5000多元,80%的农户都建起了钢筋水泥楼,70%的农户拥有了摩托车、彩电,部分农户还拥有了电脑、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
黄兆华还根据中太村地处山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阳光充沛、云雾多较适宜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特点,带领群众改变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好山上文章,发展茶叶种植。他多次组织群众到昭平、蒙山县等地学习取经,回来后第一年全村就种植了优质茶叶50多亩。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太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亩。为了打响茶叶品牌,黄兆华又多次邀请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等种茶技术人员到村里讲课,为群众传授茶叶种植加工的新技术,引导茶农按照无公害技术要求种植和加工茶叶。最后取得了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太村茶叶的知名度,产品供不应求,主要销往昭平、梧州、广东等地。去年该村茶叶收入40万元,仅这一项全村茶农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为了给群众开辟更广的致富门路,黄兆华根据本村山多,无任何污染的环境,准备引导群众再发展种植200亩绿色无公害茶叶,准备在中太村开办一个茶叶加工厂,专门从事茶叶收购加工,为群众打开销售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