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坊社区,以其“百年老街”的商业繁华而闻名遐迩。社区里商铺林立,盘景雅趣,中国骑楼的近代建筑与现代标志的升龙秀湾住宅楼交相辉映,使五坊社区成为梧州市旅游、休闲和购物的一个中心区域。在这样一个“旧城”与“新区”交汇的区域里,外来人口复杂,常住人口密集,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突出问题,给社区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用真情创建五坊社区的和谐,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万秀区人大代表、五坊社区主任蒙凤琼如是说。
诺大的社区,怎样才能做到应保尽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每一个特困居民?蒙代表常因这个问题吃不安,睡不宁。她与社区几个工作人员相议,决定成立“社区低保评议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别登门入户,重点对残疾人家庭、失业人员家庭、单亲家庭、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和刑满释放人员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掌握这些特殊家庭的生活状况,把党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送到这些特殊家庭手中。她还建立健全了定期核查、公示、评审等工作制度,制定了从个人申请到逐级审核、资金发放等一整套操作规程,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去年,有5个家庭因人均收入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而撤保,有78个家庭因人均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得到地方政府的及时救助,救助金额达234084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得到生活保障的特困户,纷纷表示要知恩图报,遵纪守法,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最低生活保障起到了“社会稳定剂”作用。
每逢新学期开始,一些特困家庭的学生就为开学所需的学杂费发愁。为这些特困学生排愁解难,就成了蒙代表的一件心事。去年,蒙代表亲自到有关单位、部门联系开展帮扶活动,使社区里2名特困学生每人得到了160元的帮助。南堤路长生里28-34号特困家庭温德泉,一家4口,女儿因患精神病入院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儿子考上大学,却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蒙代表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把情况上报有关部门,使这个特困家庭及时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关部门还为其女儿给予一次性医疗费补助3600元,其儿子也因得到学校的适当扶助而没有辍学。当蒙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把低保金存折和医疗费补助通知书送到这个特困家庭时,温德泉一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蒙代表在社区管理工作中了解到,有相当部分特困家庭是因为下岗失业而造成的,只有帮助他们再就业,才能使他们走出困境。于是,她一方面引导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成员到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接受职业指导和技术培训;一方面亲自到有关部门联系,寻找工作岗位安排低保户。去年,有2个低保户在蒙代表的帮助下,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增加了收入,主动提出退保。这些得到帮助的特困家庭深怀感激地说:“是蒙代表的帮助,才使我们圆了就学梦,就业梦”。
蒙代表把社区管理作为自己的责任田,社区里的乱堆乱放、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她都亲自一一处理。她组织成立“卫生清洁队”、“治安巡逻队”,发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参与社区公益性服务活动。她经常带领清洁队,清理社区里的乱堆乱放、乱搭乱盖、乱画乱贴等不文明现象,护理绿化池、绿化带和街头盘景,同巡逻队一起维护社区的治安。社区里的居民出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蒙代表就带领有关人员上门进行调解。
社区工作繁杂,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人民调解、环境卫生等10多项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蒙代表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蒙代表深有感触地说:“我干社区工作20多年,艰难困苦磨炼了我的意志,我愿意为五坊社区的和谐多流一分汗水”。每当看到特困居民对政府的感激,看到社区环境不断改善,蒙代表的脸上总是挂着一种满足,一种幸福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