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人大代表、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程宏海, 45岁,今年“五一节”前夕,他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是什么造就了他,让他获得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殊荣,纵观程宏海的成长史,答案是四个大写的字----“自强不息”。
1965年,程宏海出生在藤县濛江镇翰冲村的一个农家里,两岁那年,可恶的小儿麻痹症使程宏海落下了终生残疾。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但由于残疾,没有被录取,只能到镇上读高中。高中毕业后,没有资格考大学的他没有灰心丧气,回到家乡后,经过苦苦思索,决心自食其力,创一条自己的路。
1984年,他参加了广东专家到藤县开办的家用电器维修培训班,在自己的艰苦努力下,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结业。掌握了一技之长后,他在濛江镇开了一个家用电器维修店,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随后,谁也没有想到,许多健全人也不敢干和干不了的事情,他拖着两条残疾之腿做成了。
程宏海的维修技术越来越精湛,他已不满足于小镇的舞台了。1985年秋,他闯到云南省广南县等地办家用电器维修培训班、开设家用电器维修店。在云南闯荡了5年,尝遍酸甜苦辣,有过失败,更多的是成功。在云南期间,程宏海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才干赢得一位漂亮聪慧的云南姑娘的芳心。1990年,程宏海把妻子带回到老家后不久,又继续了他走南闯北的生涯。他先到苍梧县一家技工学校担任电器维修课程教师,后又到广东南海县一家电子厂做技术员。
1997年底,在翰冲村村民小组选举组长的大会上,有人提名程宏海,竟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拥护。 他知道要当好“村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在村民们的一再热情坚持下,他无法推辞了。他明白,这是乡亲们对自己这个残疾青年的信任和期待。于是,他对村民们说:“选举我做小组长可以,但得请大家支持我做成一件事,这件事就是铺设从翰冲到镇上的水泥路”。从翰冲到濛江镇街市,只有短短3公里,但由于道路不通,村民们往返一趟要在蜿蜒的田埂上走近一个小时,荔枝、西瓜等农副产品也只能靠人挑背扛,直接影响了村里经济的发展。尽管修路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事情,但整个工程总投资需要8万元,按人口平均每人要筹200多元。村民们对此意见不一。为此,当时连续开了10晚的户主会,还要对部分钉子户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100%农户的支持,才敢破土动工。 1998年春节刚过,就在程宏海的带领下,开始了修路大会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99年夏天,这条没有向政府要一分钱,自筹资金,全村老幼义务投工,长3公里,宽3.5米的水泥公路建成通车了。从此,从村里到镇上只需10分钟的路程,外地老板收购农产品的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村里,村里的水果和农副产品再也不用肩挑背扛,更大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程宏海的行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推动了濛江镇掀起轰轰烈烈修路热潮。
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被“翰冲精神”所感动并给予翰冲村以大力的支持,一鼓作气全面硬化村中道路,建造小广场和篮球场,家家户户建造了沼气池,以沼气为纽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沼气池,家家养猪,猪粪便是产生沼气的最好原料,沼气可以代替液化气,给世代都烧柴烧草的村民解放了劳动力。用沼渣沼液淋菜,蔬菜不仅又嫩又甜,而且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污染,是真正的环保蔬菜,这些环保蔬菜在本地市场和县城各个市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销量稳定,就单凭这一项,翰冲村民这几年就从贫困走向了富裕,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不足1500元提高到2009年的4300元。而且家家户户现在都建造了三层水泥楼房,家家有卫生厕所,电话和闭路电视入户率达到80%,村里现在还建造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楼作为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村。
2000年底,程宏海通过调查发现,发展种植蘑菇是个致富好门路。但蘑菇种植要上规模才有大市场和大收益。为了让群众富起来,他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到农户作宣传动员,但群众心存顾虑,响应者寥寥无几。他决定做个榜样给大家看。于是,他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建起4000多平方米的6个蘑菇大棚。经过认真学习和虚心求教,很快掌握了从堆料、发酵、播种到湿度、温度控制的技术要求。当年他的蘑菇大获丰收。但是,他的蘑菇高产却遭遇低价格,为此他亏损近万元。
对于当年蘑菇价格下跌的原因,他不甘心,他找到镇上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分析原因,副镇长带着他一起进入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和信息。最后得知,当年日本对中国的大蒜、蘑菇等农产品实施反倾销,导致了当年蘑菇创下20年来最低价格。到底次年是否还发动群众发展蘑菇生产呢?程宏海与副镇长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我国当年也对日本的汽车等工业品采取了对应措施,两国为此进行积极协调,有望得到圆满解决。
第二年秋天,程宏海认为时成熟了,于是,他除了继续大力发动群众种植外,还把另一户菇农的3000平方米大棚也接手过来,使自己的种菇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程宏海雇请了村里的乡亲到自己的大棚里务工,每人每月给予450元左右的工钱。果然,当年蘑菇大获丰收,村民从蘑菇生产中增加了许多收入 。
程宏海在这么多年里,坚持自强不息、一心为公,热心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出一条条能够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在当地树立了鲜明的榜样,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2000年荣获“自治区自强模范” 称号,2003年荣获“全国自强模范” 称号,2001—2005 连续五年荣获“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荣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荣获2003、2005年度“藤县杰出农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2003年荣获全区农村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梧州市“劳动模范”称号,当选了梧州市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还光荣地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作者:藤县人大常委会 黄国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