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之际见行动——新庆镇人大主席黄德勇防汛抗灾事迹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0-08-20  分享到:
    “还有饶古组车田的黄才生没搬出,我们现在过去。”黄德勇一挥手,对身后的几名镇干、村干如是说,语速较快,声音却有些嘶哑。这天是6月24日,进入6月强汛期以来的第24天,包村小组的7名组员看上去都有些疲惫,却丝毫没有减慢他们的脚步。
 
      黄德勇是新庆镇人大主席,同时也是此次防汛抗灾工作中挂钩新庆村的责任领导。2008年新庆村禾木组曾发生过严重的地质灾害,被列为县重点地质灾害防御点。今年的防汛抗灾工作一打响,黄德勇就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最艰巨的任务。
 
      禾木组有8户32人住在半山坡上,土基受暴雨冲刷,隐患点多,而劝撤工作开始之初,往往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如梁大昌一家5口人,有3个小孩,曾在2007年因公路大会战扩宽道路到其家门口而颇有怨言,对劝撤有抵触情绪。6月8日,县里发布强降雨预报信息,黄德勇带领工作小组再次来到梁大昌家,仔细检查了房屋,发现几处墙基已经出现裂缝,情况十分危急,可梁大昌户仍认为自家水泥房屋不会倒塌,不肯搬出。黄德勇当机立断,下令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组织镇干、村干在梁大昌家附近安全处搭建好临时帐篷,二是联同与梁大昌家关系熟络的一名老党员,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其尽快搬离危房,经过几个小时的劝说,终于说动梁大昌户一家5口人搬到帐篷暂住。强降雨天气变幻莫测,因担心个别群众不把劝阻放在心上,工作组走后又搬回家里住,黄德勇带领工作组多次深夜返回,冒雨检查危患户的安置情况,当听到群众在安置处或避灾帐篷里甜甜的鼾声,他才放心回值班室。
 
     黄德勇挂钩的村有泥砖屋185座,515间,涉及人员525人,在6月份的强降雨天气,有27座泥砖屋倒塌。6月以来,黄德勇以的高度责任感,心系监控点几十户人家的安危,天天驻守在村组上。饶古大塘口的黄家济是五保户老人,独自住着两间祖传的土屋,6月15日的暴雨来临前,黄德勇和工作组上门劝其撤离,却发现房门紧闭,一问邻居才知黄家济老人身患白血病,又是78岁高龄,无法自行撤离。黄德勇一行赶紧想办法找人开了门,但其不肯搬出,直说万念俱灰,没有去处,消极面对避灾。无奈之下,黄德勇只好一边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一边指挥工作组的干部将其抬出到其一远房侄子家,可其远房侄子却不肯收留这个重病的老人,为将老人安置好,黄德勇又与其侄子一家开始了“磨嘴皮子”的工作,道尽了老人的难处,又承诺工作组会协助照顾好老人,并且汛期过后组织力量协助修复好房屋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侄子终于肯收留了老人家,黄家济老人忍不住热泪盈眶。6月15日晚的强降雨导致30余方土冲破土屋后门窗,将两个房间淹埋大半,而黄家济老人成功避险。
 
      村干部卢年青说:“黄主席本不是个话多的人,可这段时间以来我可是见他磨破了嘴皮子,每天除了与我们一起到各处监测隐患点,就是不停地宣传和劝说。”

      就这样,由于黄德勇带领一组镇干、村干工作细致、深入、及时,6月几场罕见的特大暴雨引发了许多新地质灾害隐患,却无一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作者:林伟宁  韦赛琼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