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11月,望着金黄的砂糖桔果满枝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岑溪市筋竹镇黄陵村农民、共产党员卢家庆感慨万千,深感欣慰,他靠种植小小的砂糖桔,种出了名堂。今年4月,他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他由于种植砂糖橘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梧州市“十大砂糖橘种植大王”,当选为筋竹镇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成为岑溪市农民种果致富的领路人。
败走麦城不失志
卢家庆中学毕业后,就外出到广东罗定市罗平镇帮他人种植砂糖橘,每月只领取微薄的工钱。精明的卢家庆认为,自己学好了种果技术后,就要大干一番,卢家庆1987年便率先引种无核砂糖橘品种在自己的责任山上试种5亩。几年后,经过科学的管护,逐渐进入收获期,每亩砂糖橘总收入达1万元。当时在黄陵村试种5亩的砂糖橘项目,是经自治区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实地验收证实具有较好效益的种植项目。
初尝甜头后,1992年卢家庆投资10多万元到广东罗定古涌承包桔子果场50亩,连年都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卢家庆将在家种果和承包果场的收入共30多万元,在广东罗定素龙镇投资种植荔枝、龙眼100多亩。可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的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霜冻灾害从天而降,卢家庆的荔枝龙眼果树全园被毁灭。他只好拿着简单行李,告别广东,回到岑溪老家,重谋发展大计。
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一次种果“破产”并没有吓倒坚强而奋发向上的卢家庆,相反,卢家庆更加坚定走种果路的信念。2000年秋,卢家庆在耕耘好原来的5亩砂糖橘基础上,决心在砂糖橘上大做文章。有一天,经上级林业部门批准,本想在自己的责任山炼山,扩大种植面积。谁知,由于风大火猛,却烧过别人的山林,过火面积达60亩。此时,卢家庆又想出一着妙棋,干脆把烧山面积承包过来种植砂糖橘,一举两得。随后,又在黄陵村“五七”山庄承包30多亩山场,种植砂糖橘。目前,他种植的无核砂糖橘达100多亩,全部进入丰产期,并已通过了自治区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卢家庆也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全镇农民的致富带头人。
榜样示范同致富
卢家庆的成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周边的中围、云龙、合水、罗敏、望闾、石龙等村都纷纷掀起种植砂糖橘热潮。目前,仅黄陵村参与种植砂糖橘的农户就有520多户,种植面积达6500多亩,全镇90%的农户都种有砂糖橘,逐步走上种植砂糖橘发家致富的道路。
看着村民种植砂糖橘的热情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卢家庆意识到要让村民掌握更多的种果技术,才能有好收成。他把所有的果农当成自己的朋友,经常对果农言传身教,把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人,不管是本村、本镇的乡亲,还是来自藤县、柳州、湖南等地果农,他总是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他还建议有关部门要请高级专家来指导,并得到了采纳, 2007年5月,邀请法国GOE·MAR公司柑橘营养专家林平凡先生到筋竹镇传授砂糖橘施肥、防病、保花保果等种植管理技术。
为了把砂糖橘这个“甜蜜”的事业发展壮大,岑溪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发展砂糖橘生产,全市先后办起了25个示范园。同时,采取资金扶持、种苗补贴、奖励种植大户等办法,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种植砂糖橘。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值达2亿多元,成为广西最大的砂糖橘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占全区的四分之一。
产销结合解难题
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了,砂糖橘的产量越来越多了,这么多的砂糖橘销往哪里?这些问题成为岑溪市所有果农所面临的难题。为此,想果农所想、急果农所急的卢家庆,早在2004年就联合种植大户成立了筋竹镇砂糖橘产销协会并主动任副会长、会长,积极开展产销服务工作。近年来,岑溪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鼓励和支持果农发展水果业,也积极以水果销售协会为纽带,筹建《广西砂糖橘网》,在全区和主销区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利用网络构筑发展平台,把生产基地和市场联结起来,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与水果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逐步打开市场。同时,卢家庆还带头和引导组织当地的种植大户先后下深圳、走四会、入茂名、进湖南、奔上海、跑成都等地搭建砂糖橘销售平台。
由于岑溪市筋竹镇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所产的砂糖橘果实大小均匀,清甜多汁,糖份充足,且有蜜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每逢到砂糖橘的成熟季节,每天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踏来,争相向果农抢购砂糖橘,交易场面十分火旺,卢家庆都会同有关部门服务好产销市场,尤其是为果商提供一切便利。产品畅销珠三角、浙江、上海、天津、北京及香港、澳门、越南等地。
(覃 波 陈 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