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多样化种养之路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3-03-15  分享到:

  倒水镇马水村位于梧州市323省道两侧一个较偏远的小山村,农业水旱兼作,北部是丘陵山区,适宜林业生产,全村400多户,1500多口人,虽然居住分散,但提起镇人大代表、村长莫传坚,无人不晓,虽任马水村村长时间不长,为群众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村屯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不愧是领航先锋,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现年四十多岁的莫传坚、是镇人大代表,村民委员会主任。思想活跃,时时处处走在群众的前头,善于学习,充分发挥了做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他的引导下,农民的眼界开阔了,市场经济观念、信息观念、竞争观念、靠科技致富观念在群众的头脑中活起来了,他们开始甩掉束缚多年的小生产观念,使我们真正看到了马水人民走向富裕的希望。

 
  为了改变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2009年,莫传坚和村民合伙开办了合发养猪专业合作社,此后,合作社一直发展平稳。去年,合作社全年利润约60万元,“打算今年内扩建合作社,争取母猪存栏量达200头,生猪年出栏量达3000多头。”莫传坚信心满满地规划着合作社前景。在合发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下,马水村不少村民都在山里田间搭建起猪舍,合作发展养猪业。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群众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出发,量力而行、发展养殖业、全村共出栏生猪800多头。


  “靠山吃山”发展特色种植,也是马水村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马水村六堡茶面积只有800多亩,而山林面积却有3万多亩,为此,村民们纷纷把增收的希望放到了山上。村里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引进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农作物,并通过科学种植确保农作物品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长周期短、收益快的苦草也是马水村村民积极扩种的一种农作物。目前,这种外形与薄荷相似的农作物在马水村的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亩。据村民周陆超介绍,种植苦草不仅有市场,而且回收期短,春季播种,秋季即可收成。苦草收成时,不仅有本地制药企业入村收购,玉林等地市的药厂也会“闻风前来”。去年,苦草晒干后的收购价每公斤最高达34元,种植一季苦草收入过万元的村民不在少数。


  马水村是个山多田少的村庄,莫传坚认识到只有发挥山地多的优势,走多样化、立体化的经营之路,村民的致富梦想才能有可能实现。为此,经过考察,莫传坚率先在山里种植了巴戟这种中医药,从开始试种的几亩扩展到50多亩,在种植巴戟的同时还间种了大果山楂。大果山楂果实比普通山楂大,有脆而不涩的特点,市场销路较广。为此,村民纷纷效仿种植巴戟的同时间种大果山楂。现全村有50户多村民种植巴戟,种植面积达500多亩,间种山楂200多亩,产值可观。


  几年来莫传坚一直在为农户无偿提供致富信息、技术指导和产供销服务,尽自已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使贫困户所种的作物普遍长势喜人,把领航工程这一“手拉手”帮困扶贫变临时的给钱、给物为固定的给科学技术,变输血为造血对贫困户来说,起到了插翅添翼的作用,正因如此,全村有几十户贫困户都有望在年底实现脱贫目标。现村里种植的500多亩沙糖桔挂满了枝头,果实累累,丰收在望。600多亩的马尾松也发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在莫传坚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义务为农户办好事50多件。主动为农户筹措生产资金近十万元,提供致富信息30多条,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农户的信任和拥护。


  (黄云)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