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人大关注“农家书屋”建设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2-08-30  分享到:
     “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群众很多急需的种养技术难题都能在这找到答案,现在我们都把‘农家书屋’叫做‘淘金屋’呢。”7月17日,苍梧县大坡镇育民村村民黄福耀又来到该村“农家书屋”,当他如愿找到桂花梨种植技术的书籍时,高兴地告诉笔者。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督促的结果。
 
      2010年2月,苍梧县人大常委会在新地镇都梅村调研新农村建设,就富民先富脑和“农家书屋”这种新型的农民学知识的载体,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要增加财政投入,每家农家书屋给予购书补助;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农家书屋创办步伐;要广泛宣传,倡导和鼓励单位、个人捐献书籍等建议。县政府及文化部门认真采纳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切实把农家书屋建成引导农民学习文化、崇尚科技、提高素质的平台。
 
      该县人大常委会督促立足各乡镇“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不同受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农家书屋配备适合农民阅读的柑橘种植、瘦肉型猪、三黄鸡等特色养殖及文学、道德法律、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书籍和光碟,并创新书屋运行机制,形成不同“农家书屋”之间书籍流转,循环阅读的体制。
 
      为确保“农家书屋”规范运行,县图书馆还到每家农家书屋进行巡回指导,对书屋里陈列的书籍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建立健全借阅制度,坚持全天候开放,并由村民民主推荐产生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的专职文化协管负责管理,接受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的监督。此后,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开展视察或调研,对加快农家书屋建设、完善农家书屋管理等提出意见或建议。正是由于县人大常委会长期关注和督促,“农家书屋”才办得如火如荼。
 
      截至目前,苍梧县共创办村级“农家书屋”202家,每个“书屋”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70种,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实现看书、借书的愿望。
 
(钟斌明  岑锦兰)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