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埌南镇马地村党支书梁志林,在当选为镇人大代表的那一天起,就暗下决心,决不辜负选民们的期望,要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如今,他的愿望终于逐步实现了。
孔星村位于埌南镇西部,是埌南镇马地村的一个边远偏僻的自然村,有一千名村民村民,每年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上山割松脂、外出务工和种田等,群众生活相当困难。村里唯一通往外面的道路原来是机耕路,坑坑洼洼,一到雨水天道路泥泞,不说行车,连人走都十分艰难。群众的农副产品销售只能靠肩扛手提到二级路口,再用大车运往市场。村民们每年都义务维修村道,但效果甚微,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产生活。
梁代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想在心上,认为要致富先修路,他决心要带领群众修一条致富路。为了调动村民群众的修路热情,梁志林牺牲了休息时间,挨家挨户地上门积极宣传修路的好处、深入细致地发动村民自发筹资修路,而由于村民都不富裕,只筹集到5万元,离工程预算尚差20万元,面对还不富裕的村民,梁代表只好向镇党委、政府及交通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要求援助的申请。梁代表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精神,得到了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所需资金很快就到位了。
为了工程能够按质按量完工,在扩道、整路基、到铺砂石的三个月里,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大雨磅沱,梁代表几乎寸步不离施工现场,与修路工人并肩战斗在工地上,最终,修路工程比计划提前半个月竣工,而梁代表却瘦了一大圈。
道路修好了,交通畅通了,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运输也方便了,村民们的致富热情激发出来了,返乡农民工陈顺全决定在家乡大干一场,他租用了20亩水田修建了鱼塘,并毫不犹豫地将在外面打工攒的5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到水产养殖中。其他4位返乡农民工也投资30多万元,新扩建水塘面积50余亩,新种植经济作物面积达120亩。在他们的带领下,多数村民都积极整地,开始进行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为了解决村民们种养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梁代表还积极联系县农业局、林业局、渔牧兽医局等部门为渴望致富的村民种养提供技术指导。
在梁代表带领群众致富的无私奉献下和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下, 孔星村群众的种养项目当年便获得了丰收。物产源源不断从新修的公路运出去,钞票一把一把地换回来。增加了收入的村民们对梁代表赞不绝口。
(黄国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