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洲区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代表们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惊喜地看到,去年长洲区财政总收入达31288万元,比去年增长24.76%,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026倍,年均增长17.73%,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2.24倍,年均增长33.52%。可以说,过去五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长洲区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改善最突出、社会进步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财政收入增长后,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使群众得到实惠。
第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做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所以今年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目标也是13%,基本做到财政收入增长与群众收入增长同步。
第二,经济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5748元,人均纯收入是2005年的1.77倍,年均增长12.10%;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00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2.17倍,年均增长16.81%。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每月提高到300元,人均180补差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每年达到1196元,人均补差50元。
第三,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后,加大对民生、教育、农业等方面的投入,力来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切实贯彻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民办实事的原则,保障各项惠民惠农事业支出。
第四,把上级的惠民政策切切实实落实到群众的身上,落实到每个人。今年要组织办好10件为民实事:一是投入1426万元,完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惠及180个自然村约5万群众;二是投入824万元,建设正阳、寺冲、旭村、大同水、路垌5个农村饮水工程及倒水镇圩镇给水系统改扩建工程,解决3万多人的饮水问题;三是投入540万元,改造倒水镇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四是投入800万元,建设睦邻至平簪公路二期工程;五是继续投入800万元,完成倒水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和推进新兴、龙平小学搬迁扩建工程;六是投入50万元设立奖教基金,加大对优秀校长、教师及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的激励力度;七是投入500万元,实施“绿满八桂”造林工程,计划造林7635亩;八是实施“乐业工程”,实现新增就业3500人;九是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年内使200户农民群众受益;十是改善村级和社区公共服务条件,建设2个五保村、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筹建10个村级卫生室,完善1个以上社区服务中心。
这个就是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城区大了,城区美了,居住环境好了,生活改善了,这就是实惠。
(黄云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