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人民政府办理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概述
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24件,以及由议案改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19件,共43件。其中,交通、公安方面的14件,占32.6%;市政建设方面的9件,占20.9%;教科文卫体方面的9件,20.9%;农林水方面的9件,20.9%;其他方面的2件4.7%;。截止2010年12月24日,所有建议办理完毕,并局面答复代表,从收到代表反馈意见来看,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98%以上。
一、在市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办理代表建议的过程中,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参与,重视办理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领导经常过问和指导办理工作,层层落实具体承办人员,亲自召开会议协调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审核代表建议答复的质量情况等。各承办部门领导也能做到把办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并按照市政府的交办要求,将每一件建议的责任领导和经办人书面报告市政府备案。
(二)办理工作规范化。
为切实做好建议的办理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向各承办单位专门下发通知,明确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的操作规程以及承办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对答复函的格式作出了统一要求,进一步规范了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严格承办工作制度。
(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的办理工作,各部门都能相互配合、加强协商。一些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问题一般都能做到认真调查研究并主动与代表联系,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为加快各承办单位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的进度,市政府延续去年的督查通报机制,从第三季度起每月对各承办单位的办理进度情况发文通报,督促各承办单位积极办理、答复代表提出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切实提高了答复满意率。
1.对条件已经具备的,及时给予办理。这类建议共31件,占办理总数的72%。这部分建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所提建议切实可行,对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陆让先代表提出《关于大力发展香料产业的建议》后,市政府十分重视,不仅将香料产业列入我市重点发展五大产业群规划,还在今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的《梧州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我市香料香精产业规划的目标和加工基地的布局,同时规划以藤县太平农贸市场为依托,建设梧州市的香料香精交易市场,满足我市及周边地区的香料香精交易需求。
又如莫鸣强等代表提出《关于提高国防观念搞好战备工作的建议》,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政府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大力支持我市的人防工作。今年11月25日,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我市组织了一次人口临战疏散演练,梧州一中300多名师生参加了演练,取得了理想的演练效果。
2.对短期内不能彻底解决的先纳入规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这类建议共9件,占21%。这部分建议反映的问题较为复杂,涉及面较广,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解决。
如周庆梅等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梧州市七中校门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的建议》、覃春华代表提出的《关于工业用电实行峰、谷收费制的建议》等,有关承办部门在复函中向代表详细地说明了的原因,并对解决问题的措施作出了计划和承诺。
3.对因受目前条件限制,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实事求是地向向代表解释原因,这类建议共3件,占7%。
(四)把握民生,实行重点办理。
1.着力解决老百姓反响大的问题。河西新建城区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是近几年来代表和市龙为关注的问题。钟小欣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梧州市体育中心建设的议案》和黄云燕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要求解决河西新建城区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的议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立为议案,并交市政府办理后,市政府明确了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负责承办议案,要求各承办单位按照人大代表议案的办理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确保完成办理任务,市政府领导经常过问议案的办理情况,具体负责的政府分管领导也多次召开协调会,深入现场跟踪督促检查,要求各部门全力以赴开展相关项目的建设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办理,这份议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人大代表所提的建议也基本得到落实。在市政府及各承办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各城区的学校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两年多时间内已有平浪希望小学教学楼、振兴小学前座教学楼等多个项目竣工,工厂路小学前座教学楼、红岭小学等部分项目正在建设或立项。随着各建设项目的陆续竣工,2008年至2010年期间,河西新建城区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市区小学适龄儿童全部顺利入学。为使市人大代表在议案中所提建议得到根本落实,市政府还将继续抓好项目的推进工作,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完善城市功能,确保中小学校建设充分适应城市建设规划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着力解决城市建设问题。市体育中心项目被列为去年市政府为民办12件实事之一,同时也是今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项目之一,但由于选址和设计方案不断优化等原因,一直进展缓慢,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关注的焦点。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将该项目列入了我市“三个年”活动社会事业项目中的今年新开工项目。为配合梧州职教中心建设,市体育中心重新选址在梧州职业学院东北角,项目总投资1.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约3000万元,力争于2011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项目的规划、环评等各项前期工作正在进行,进场的市政道路已开始部分土方的开挖,项目计划在年底前正式开工建设。
二、为提高办理质量,市人大选任联委采取如下措施:
(一)规范审查建议提出程序。
为办理好建议,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在大会期间,对代表提出的每一件建议,严把“三关”,一是对建议的内容、格式进行初查,对一些建议内容模棱两可或者不够规范的建议,主动与领衔代表联系,请代表撤回或进行补充达到要求后重新提出,确保所提出建议质量;二是在人代会后,根据建议内容进行整理分类,逐件编号、编目、编册、归档,建立台账,做到交办后的建议案目清楚,有案可查,并及时交各有关承办单位办理,并对一些代表提出的热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重点办理的要求。
(二)跟踪督办,促进建议解决落实。抓好经常性的督促办理工作,通过电话、发催办文、到现场了解等方式,同时加强与市政府办公室的联系,共同做好代表建议督促办理工作。
(三)把好质量关。对承办单位应付了事,代表反馈不满意的建议意见,我们都要求承办部门重新办理。并组织承办部门与提出建议的代表进行面对面的答复、协商,以取得代表们的理解。对有条件或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责成承办部门限期重新办理。
(四)重点抓好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常委会领导的要求,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追踪督办,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和承办单位召开督办会、现场办理和到承办单位视察,并明确责任和办结时限等形式,有力促进了代表建议的落实。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梧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经常深入到农村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向政府提出本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议。如加快我市六堡茶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深入苍梧县六堡镇、村及我市茶叶企业调研,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发展六堡茶工作的专题报告,并提出了加快六堡茶生产原料基地建设、抓好六堡茶优良种茶苗繁育、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等5条建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认真采取种苗补贴、资金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六堡茶。目前全市共有茶园3万多亩,六堡茶加工企业20多家,年产六堡茶6560吨,产值近5亿元。再如为加快梧州中草药产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先后到市有关部门及中恒制药集团、嘉进药业、三鹤药业等龙头企业进行了视察,并深入到各县、镇、村调研,与当地干部、专业户和农民座谈交流,了解他们对种植中草药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向市政府提出了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中草药基地建设、把中草药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市政府及时将中草药发展列为十大优势产业之一,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制,加大对中草药的投入,加强企业与种植户产销对接;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扩种苗基地,保证种苗供应;重点选择本市制药企业用量大,最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进行开发,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经过努力,使中草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目前,全市中草药种植总面积达31.41万亩,比上年增加1.69万亩,其中当年种植收获品种2.98万亩,主要是葛根、生姜、沙姜、凉粉草、苦玄参。跨年收获的品种主要是巴戟天、何首乌、十大功劳、金银花、八角、肉桂、鸡血藤等。同时在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建立了三个样板示范点。仅2009年,中恒集团制药全年需求凉粉草,在本市收购15吨;广金钱草全年需求60吨,在本市采购25吨;苦玄参全年需求70吨,在本市收购18吨;横经席全年需求40吨,在本市收购5吨;鸡血藤全年需求60吨,在本市采购20吨等,有效带动了全市中草药种植业发展,使中草药逐步成为梧州市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协调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
(黄照堂 赵桂雄 韦庚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