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兄弟,为了相邻屋檐滴水土地界址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矛盾激化。日前,藤县法院金鸡法庭运用联动调解机制,于诉前成功调解一起相邻纠纷案件,缠绕原、被告16年的矛盾纠纷在法官与诉讼联络员的耐心调解下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黄某宏与黄某彬本是堂兄弟关系,双方相邻而居。十多年前兄弟就因屋地界址问题曾发生过争执,兄弟关系失和。1996年,因原告黄某宏夫妇长期外出务工,甚少在家,被告黄某彬在未取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在黄某宏房屋右边的屋檐滴水土地上建造了楼梯和阳台,两家矛盾激化,关系更加恶化,积怨更深,虽为邻居却形同陌路。直至2012年底,黄某宏夫妇欲拆旧建新房,故与黄某彬协商要求其拆除上述建筑物。协商无果后,遂一纸诉状将黄某彬告上法庭。
金鸡法庭在立案审查时,及时与争议双方所在村的诉讼联络员取得电话联系,通过该诉讼联络员了解到,两家因屋地界址及屋檐滴水土地建筑物问题已积怨十多年,平时亦无来往,此次纠纷经当地村民调解委员会、镇国土所、司法所多次处理均无果。了解案情后,该庭法官并不是即时立案,而是本着“司法为民”的宗旨,争取诉前联动调解,力促案结事了。于是,法官多次与争议双方进行电话联系,征询双方的调解意见。主办法官在与当事人的交谈中得知,该院民二庭的黄法官与本案原、被告是同村兄弟,且其在该两家中颇有威信。因此,主办法官决定以亲情为突破口,于本案立案前组织双方当事人当庭,并邀请民二庭黄法官、村委会的诉讼联络员到场协助进行调解。调解中,法官与诉讼联络员齐心协力,从亲情、邻里和谐的角度,劝慰双方看在系堂兄弟的份上,为了今后两家人的和睦相处,应互谅互让。经过法官5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消除了对立情绪,从寸土必争的态度转变到互谅互让,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对此均表示满意。至此,一段因相邻矛盾纠纷而失和十六载的兄弟感情,在法官诉前的努力联动调解下得以再续。
(林伟宁 李夏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