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扶贫工作效果好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5-04-29  分享到:

    近年来,苍梧县政府坚持推进精准扶贫,落实政策措施,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项目扶贫,调动各级各部门力量,以点带面,“造血式”全面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152人,(其中:2012年减少8705人,2013年减少8447人),比2012年下降了24.3%。

    (一)落实政策抓扶贫。政策是扶贫的生命线。苍梧县政府注重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各种政策,以全县性重大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扶贫专题会议等形式,传达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梧州市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特别是自治区出台的扶贫创新“1+4”文件,对上级制定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新政策、新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二)落实责任抓扶贫。苍梧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落实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抓好该项工作。坚持领导挂钩联系制、部门对口帮扶制、党员干部驻村联户制等工作责任制,派出扶贫工作队,对33个贫困村派驻党组织第一书记,要求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所驻的村1次以上,进行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去年,苍梧县认真开展“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定点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资金1625.2万元。

    (三)落实措施抓扶贫。苍梧县政府重点抓住相关措施落实,确保扶贫工作到位。

    一是抓好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苍梧县立足自身条件基础,选准特色产业,以产业为突破口,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根据各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种养传统等,把“点上”扶贫和“面上”扶贫结合起来,合理布局产业,实行连片开发,发展壮大三黄鸡、肉猪养殖以及六堡茶、砂糖桔等特色农业产业,抓好“水果上山”产业扶贫开发,让扶贫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产业带动,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全县共有六堡茶6.23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97万亩,年产茶叶2382吨。发展水果种植2.1亩,水果低产改造7500亩,发展三黄鸡养殖66.3万羽。全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7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320万元。产业带动农民增收,2014年全县贫困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5650元,比去年增长22%。

    二是抓好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根本。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帮扶责任,定点定人,做好县、镇两级干部联系帮扶贫困家庭子女的责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联系帮扶全覆盖,资助贫困村学生建档卡对象完成学业;扎实开展新一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根据自治区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完成了49个贫困村、53255人贫困人口的识别及信息录入工作;实施“雨露计划”,落实教育扶贫相关政策措施,最大限度资助符合扶贫补助条件的大学生、中职学生;注重“造血式”扶贫,每年定期开展针对性、务实、管用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并加大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户的帮扶作用,切实做到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群众的发展意识。

    三是抓好项目扶贫。争取项目,加大投入,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教育项目建设等。重点推进“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六堡茶种植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去年以来,完成农村小学改造危房13525平方米,操场硬化8395平方米,农村普九入学率达100%。三年间减免贫困户子女学杂费26.3万元;投入1400万元完成716户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新解决302户贫困户1829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所有农户都能用上电。投入4168万元,新建村屯硬化道路117公里,修建独立桥梁6处,大大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