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扶贫到精准普法---蒙山县人民法院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普法纪事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6-01-27  分享到:

  “道路通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不能因为有矛盾就把路堵了,于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虽说地是你的,但公共通行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从法理上说:‘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2016年1月24日蒙山法院精准扶贫工作队在对文圩镇大龙村母邓组村民杨某某进行入户调查、建档立卡时,精准扶贫工作队法官温建松、覃奇峰积极调处杨某某与邻居陆某某相邻通行纠纷,并藉此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精准”解群众法之惑

  “谢谢您,温法官,多亏听您这一说,我才知道纠纷应该怎样处理才合法合情合理。小册子上的法律知识都是与我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村民杨某某感谢两们法官为其解决纠纷,解答法律疑惑,频频点头并把法律宣传资料放进抽屉里。2015年11月以来,蒙山县人民法院精准扶贫工作队走进蒙山县文圩镇大龙村各村民小组进村入户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通过详细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与群众贴心交谈、电话沟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有效做到一村一组一户,入户调查,详细了解,一户一表,认真记录并列出重点,分门分类细致了解群众的法律疑难及其等迫切所需的法律服务,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解答工作。

  “现在我们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流转方面条款有疑问,法官你能不能给我们解答一下。”在走访中,下来黎组村民陆某某承包土地种植沙糖桔提出与自己权益相关的问题。

  “‘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这一条款一定要注意………。”法官温建松在讲解中注重详略得当,点出重点,提醒村民。

  “把农村群众最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送到他们手中,解答农村群众最关心的相关政策法律规定,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法律问题。”夏宜人民法庭法官温建松这样说道。干警们根据农村各类服务人群、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及群众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根据自己所擅长解答的领域,通过 “夜间讲堂”、“法官问答”、“集中宣讲”、发放实用法律小册子等活动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解答群众法律疑惑。

  “精准”扶乡村法之‘贫’

  “我们要通过走访活动及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到不同的农村人群的法律‘需求项’和‘贫乏项’,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进而精准开展普法工作!”对于开展此次“精准普法”工作蒙山法院精准扶贫工作队领导徐建平这样要求。

针对农村生产生活时间及村民习惯,法官们制订出有针对性涉及普法时间、普法地点、普法内容、普法形式等项目的计划表。1月18日早上10点,法官们就来到大龙村上来黎组陆氏老人家,刚好老人的几个儿女都开工回来吃早饭集中到一起,这便是法官接到老人对子女赡养问题的问卷后,制订的纠纷调处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宣传计划。“分家了或分家不公平不能作为不赡养老人的借口,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是《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面都有规定的!”“现在兄弟姐妹都在,大家一起商量怎样赡养老人的事。”法官温建松一边发放法律宣传资料,一边开展着调解工作,经过一上午的协商及法制教育,陆氏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在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司法服务上门等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活动中,根据老年人、残疾人、果农、留守儿童、妇女及外出务工归来人员等不同群体,法官们制订出一系列普法计划表,早上时间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向果农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在中午时间到老人较为集中的榕树下讲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入户调查中针对残疾人开展《残疾人保护法》宣传,晚上通过“夜间课堂”讲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精确解答法律疑惑,解决矛盾纠纷,精准开展普法工作。同时,法官们还选取近年来蒙山法院审判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及纠纷处理实例,以案说法,以法明理,提高人民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有效做到精确解基层群众法律之惑,精准扶乡村法律之贫。同时,扶贫工作小组还与乡镇司法所、村委会、各村村民和谐理事会构建起一个多元联动的法律宣传体系和纠纷预警处理体制,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到2016年1月底,蒙山县人民法院精准扶贫工作队入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139户,开展小规模集中法律宣传活动8次,共计发放《老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类法律宣传资料200余份,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余人次。

  (黄祖刚 蒋 旅)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