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大城市”的战略部署,对各县(市)的发展作出明确定位:苍梧县建成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城乡统筹示范城市,岑溪市建成桂东南副中心城市,藤县建成新兴工业化中等城市,蒙山县建成桂东度假休闲精品小城市。而随着经济发展“三步棋”和城市建设“三部曲”的深入推进,以及现代综合交通格局的形成和“五园八区”建设的蓬勃向上,万秀、蝶山、长洲等三个城区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为此,本报记者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对各县(市)区代表团团长进行专访,共同憧憬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新跨越。
增创新优势 实现新发展
———访苍梧县代表团团长叶剑强
“苍梧县将在当前良好发展基础上,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把苍梧县建设成为工业发达、农村经济繁荣、人文文化发展的城乡统筹示范城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苍梧县代表团团长、县委书记叶剑强开宗明义表明了决心和信心。
“未来五年,苍梧县将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心不动摇,强化‘工业优先’战略,打造跨越发展的产业支撑。”谈到今后的发展,叶剑强表示,苍梧县已做好规划,将按照市委“雁行阵势建设工业项目,梯次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思路布局工业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同时围绕日成林化、顺风钛白等骨干企业,继续发展壮大林产林化、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支柱产业和六堡茶、人造宝石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打造工业发展的产业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苍梧县建设成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城乡统筹示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充分考虑了苍梧县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内外部发展条件,符合苍梧实际,也是梧州市区发展的需要,是苍梧县、梧州市区共同发展的需要。”叶剑强说,为加快实现这一目标,苍梧县加强了城市规划,及时把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社学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列入县城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做好苍海项目、南广铁路火车站等各专业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叶剑强说,苍梧县将按照“东优、南延、西拓、北联”的发展思路,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全力拉开城市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围绕产业布局、园区建设和自然资源特点,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型、园区带动型、商贸物流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围绕城乡统筹的发展框架,苍梧县将以石桥镇为江北片的重点,带动周边乡镇农林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以石桥镇为区域中心,石桥、沙头、梨埠、六堡、木双等镇互动协调发展的小城镇体系。新地、大坡、广平等三个镇,则以加快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增强接受县城辐射带动的能力,形成以工业带动、旅游休闲和观光农业为特色的小城镇发展带。
优化环境
创发展新局
———访岑溪市代表团团长严伯贵
“展望新的征程,我们有信心有条件发展得更好更快,继续保持广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方阵,加快建设成为桂东南副中心城市。”在梧州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岑溪市代表团团长、市委书记严伯贵在谈到岑溪市发展时,勃勃雄心。
严伯贵说,纵观岑溪市五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亮点频现:抓产业发展、抓城市建设、抓民生事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凸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知名度快速提升,连续三年被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区)……
“未来五年,是岑溪加快建设成为桂东南副中心城市、推进“富民强岑”新跨越的关键五年。我们将以高标准开展各项建设,使城市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严伯贵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建设桂东南副中心城市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对此,严伯贵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在实践中,着力抓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发展基础的家电产业,同时发展和引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将岑溪打造成为有竞争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
近年来,岑溪市围绕建设桂东南副中心城市的目标,主攻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和产业集群三大战役,积极实施“东进、南扩、西延”城市建设战略,城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富有现代气息的中等规模城市格局初步形成。未来五年,该市将遵循“独立成章,建出特色”,围绕规划打造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加快当地一河两岸新城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同时优化城镇发展环境,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赢发展的城乡和谐新格局。
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对此,严伯贵表示,将以此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把各项惠民政策实施落实好。
做大旅游景区
建设休闲胜地
———访蒙山县代表团团长秦金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蒙山建设成为桂东度假休闲精品小城市,这是对今后蒙山县发展的科学定位。”参加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蒙山县代表团团长、县委书记秦金敏说。
近年来,蒙山县围绕“工业抓织布,农业抓养兔”工作思路,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特色产业,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两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称号,这为加快把蒙山建设成为桂东度假休闲精品小城市奠定了基础。
秦金敏说,未来五年,蒙山县将加快推进“织布”和“养兔”两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水泥、水电、淀粉、制糖、制药等优势产业,桑蚕、甘蔗、油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加大旅游景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融入桂林大旅游圈发展格局,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快休闲精品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秦金敏说,蒙山地处珠三角至桂林的旅游大通道旁,距离著名旅游目的地阳朔仅几十公里,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今后,将重点打造太平天国封王址、西炮台公园、梁羽生公园、古榕公园、天书峡谷等景区,加大对太平天国与永安州的历史文化、梁羽生武侠文化、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挖掘旅游资源潜力,丰富旅游文化资源。同时,围绕旅游业发展规划,做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文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在城区建筑中充分体现桂北民居特色,把县城作为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的大景区加快建设。
“我们将始终坚持城镇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打造具有蒙山地域特色的旅游景区。”秦金敏表示,要主动融入梧州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和桂林大旅游圈,加大与桂林旅游部门沟通合作,把蒙山旅游资源与桂林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推出更多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到蒙山旅游观光、度假,促进桂东度假休闲小城市建设。
要新兴工业 更要绿色生态
———访藤县代表团团长莫奕坚
“政府工作报告将藤县定位为新兴工业化中等城市,令人振奋。我们会结合这一奋斗目标,以‘工业强县’思路谋划新的更大的发展。”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藤县代表团团长、县委书记莫奕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莫奕坚说,藤县在西江黄金水道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的加快建设,加上自有的资源、传统的制造业基础,藤县在区域发展中优势更加凸显,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如陶瓷产业集中区,目前已建成48条生产线,还有14条生产线正在建设中,一个“南国新陶都”正在崛起;如钛白粉加工产业,以金茂钛白为龙头,形成了本土特色的鲜明产业,起到区域龙头带动作用;又如船舶修造业,也正依托西江黄金水道,逐渐壮大发展。
手握多项优势,坐拥厚实基础,如何更快打造新型工业化中等城市?莫奕坚的答案是:首先,“工业强县”思路不变,以工业项目、产业园区发展为重点,打造区域性龙头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其次,进一步完善水路、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接受梧州市及区域内周边城市的辐射,促进城乡一体化,扩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的品位。
莫奕坚说,未来五年内,藤县将致力于打造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专业、环保、循环陶瓷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整合钛白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此外,借助西江黄金水道优势,重点建设藤县船舶修造基地,提高船舶修造能力。
“当然,在发展中,我们还会预留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设立新兴产业园区,布局铝材加工业及家电、电子工业、食品加工、五金加工、制药、纺织、林产林化工业等,以促进新兴工业可持续发展。”莫奕坚说,任何一个地区的全面发展,都不能单靠产业支撑,需要更深层次地做好配套的商贸物流业及其他第三产业。为此,藤县将依托在建贵梧高速公路、南广铁路,以及规划建设的益湛铁路赤水码头铁路专用线,规划好码头建设及货运物流中心,构建联通全县、辐射周边的水路货运物流配送网络。
莫奕坚认为,新兴工业化中等城市追求的应该是绿色GDP,为此,将积极创建“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县”、“广西优秀旅游县”,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生态藤县”。
打造百年商埠“核心区”
———访万秀区代表团团长黄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对接珠三角,推动粤桂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快融入广佛肇城市圈。这对毗邻广东的万秀区来说,无论是工业园区发展,还是打造商贸核心区,提升城区品位,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借力发展,打造百年商埠的‘核心区’。”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万秀区代表团团长、区委书记黄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万秀区借助东出口的几个“冲”,以园区化的发展理念,布局林化、食品、日用化工、纺织、制药等五大产业,城区工业经济迅猛腾飞。
对未来五年的发展,黄恩有着清晰的思路,也有着深厚的底气。他认为,万秀区应在打好的基础上做精、做强,延伸发展产业的上下游产品和配套,以‘提质增效’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按照规划,东出口工业集中区由五大优势产业的产业小区组成,到“十二五”末,每个产业小区的平均工业产值达30亿元,东出口工业集中区总产值达150亿元,占据全市百亿元工业园区的“一席之地”。
黄恩说,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战略部署,是东出口工业集中区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借助粤桂合作试验区建设,借助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的港口码头、交通网络等,万秀区将通过园区建设,实现由传统的做企业、做产业向产业链转变,由传统的产品、商品制造向做技术、做标准转变,由日常的普通服务向项目、企业的细化服务转变,由打造品牌的资源向融资资源转变,从而拓宽发展空间,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加快“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加快旧城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是我市和万秀区近年来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振兴百年商埠的重点工程。对此,黄恩表示,“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即将启动,并重新规划一个与骑楼城面积相当的新街区,超前谋划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精品服饰、休闲餐饮娱乐、汽车销售等精品特色街,从而把万秀区打造成为百年商埠的“商埠核心区”。
拓空间优产业惠民生
———访蝶山区代表团团长陶辉
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间隙,蝶山区代表团团长、区委书记陶辉欣然接受记者采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蝶山区今后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今后五年将围绕富民强梧新跨越,走好经济发展‘三步棋’,唱响城市建设‘三部曲’。就蝶山区而言,就必须明确发展定位,着力在拓空间、优产业、惠民生、抓项目等方面推进,加快构建‘南工北农中商’发展新格局,实现‘富强蝶山、宜居蝶山、爱心蝶山’三大战略目标,构建‘新型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区、生态旅游区’。”陶辉说
蝶山区是梧州市的老工业基地,工业传统深厚,工业基础扎实,地理位置处于梧州市区的城区中心,具有发展工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陶辉说,今后五年,蝶山区将举全区之力,重点发展林产、化工、塑料纺织、机械制造、食品生产加工、人工宝石等六大特色工业产业,推进园区错位发展,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对全区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三威林产公司升级优化系列技改、联溢化工产品、仙人湖生态休闲度假景区、圣文园开发、龙湖小城镇等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
陶辉告诉记者,未来五年,蝶山区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按照“拉开框架、扩展规模、提升功能、完善形象”的发展思路,将以强化中心城区商圈为重点,着力优化提升商贸旅游业。同时,加快繁荣发展现代化商贸业,在引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的同时,大力培育扶持大型商贸项目和大型批发零售业企业,力争到201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达25亿元,年均增长16%,批发零售业税收占第三产业税收比重达到20%。
“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定下的目标任务,努力发挥蝶山区在教育优化、文化繁荣、就业充分、保障完善、社会安全、城市文明方面的优势,把蝶山区建设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特色旅游休闲中心‘三位一体’的经济聚集中心。”对于未来的发展,陶辉充满信心。
多点着力统筹发展
———访长洲区代表团团长黎云
“长洲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狠抓工业项目,尤其是不锈钢项目,还要大力发展商贸业,高度关注民生。”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长洲区代表团团长、区委书记黎云在接受采访时,直陈观点与发展思路。
黎云认为,今后五年,随着城市中心西移红岭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重点项目快速推进,长洲区的发展将更具活力。为此,长洲区将紧紧围绕“工业主导、产业集聚、商贸繁荣、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提升城区综合管理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产业’,其中要求着力发展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长洲区在今后五年必须着力把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建成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园区。”黎云说:“长洲区要坚持工业强区,着力加快产业集聚,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在主要措施方面,将狠抓工业集中区建设,力促产业集聚,重点布局不锈钢制品产业,以丰盈不锈钢公司、新盈特钢公司、永达钢铁集团和金海不锈钢公司为龙头,形成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通过努力,把长洲区工业集中区打造成广西一流的特色工业园区。”
黎云说,长洲区还将充分依托和发挥区位优越,逐步形成完整、高效、优质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致力建设成为梧州市新兴的商贸物流服务中心。着力改造升级现有的商贸物流市场,发展新的商贸物流中心,引进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商业集团,重点打造以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中心的红岭商业圈,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产业突出的本地商贸龙头企业。
“今后五年,在发展工业、商贸业的同时,我们还要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感,着力创造良好城市环境。同时,坚持打造创新型、服务型、民主法治型、廉洁型、责任型政府。”黎云满怀信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