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黄东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千亿元、百亿元产业园区,到2015年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建成千亿元产业园区,陶瓷产业园区、不锈钢产业园区和梧州工业园区建成300亿元产业园区,全市园区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以上。”不少参加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在为这一目标的提出而振奋之际,还就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增强园区工业产业承载力提出了建议。
据有关统计,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33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68.9亿元,年均增长26.3%;工业化率由1.6提高到4.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9%。园区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五园八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1%。
来自市工信委的一位人大代表说,过去五年,我市不断完善五园八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退城进园提供了工业载体,加速了全市工业化进程,为做大全市经济总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工业发展园区化,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在发展园区经济的同时,则要加大培育园区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力度,促进园区建设城镇化。
“要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引进多元主体参与园区建设,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市人大代表曾健勇认为,应根据市政府出台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扩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吸引相关产业加快集聚。同时,作为工业园区的管理单位,应根据园区发展的需要,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学校、医院、商场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市人大代表陈绍霖说,当前,自治区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发展,工业园区应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提供置业、创业平台,不断壮大园区企业主体,做大园区规模。他建议,园区管委会应发挥广泛联系部门的优势,加大对企业用工的培训力度,为企业引进、培养人才架设桥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要构建园区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要指导相关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生态园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