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难群体撑起“保护伞”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1-09-20  分享到:
 梧州日报讯(记者  徐希庚)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感,是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们议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其中,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更是这一议题中的热点。

  人大代表钟雁认为,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的必须举措。她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新农合的保障力度,强化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措施,完善失业工人的救济制度。针对目前日趋凸显的老龄化问题,政府应建立一批公立养老院,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对较贫困的老人进行养老。同时,更积极地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一批上档次的养老院,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社区应推广办理窗口制度,尽量方便社区居民,特别是让困难群众在办理生活困难补助、就业求助、申请廉租房等业务时,能够拥有自己的尊严。”

      这是人大代表周桂红的建议,作为社区工作者的她还建议,要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就医门诊的额度,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就近看病。此外,希望能加快廉租房建设,以满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

      有代表认为,去年以来,我市实现了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如,在珠江禁渔期,我市开展了困难渔民生活救济,共发放低保金86.52万元,发放临时困难补助25.47万元。又如,在上半年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时,又投入了142.28万元,向市区9473户的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这一系列举措,说明我市正在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增加各级低保工作机构、人员配置,以完善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的日常管理工作。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