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是市政协委员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在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西江经济带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实现粮食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有人大代表如是说:关注农业,就是关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注农民,就是关注我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市政协委员陈曦则支招说,要按照市农业部门提出的要求,大力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建设一批年亩均产值超万元的“万元田”、“万元片区”、“万元村屯”和“10万元示范户”,包括各种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发展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养殖。与此同时,要注重对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如把名优水果砂糖橘进行多渠道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真正从农业产业发展中,既增产又增收。
2011年,我市农业优势特色种植业发展势头良好,名优水果砂糖橘产量超过32万吨,比2010年增长28%;六堡茶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中草药种植总面积超过34万亩;规模养殖场达4028个……来自农口系统的市政协委员甘日文认为,我市要重点抓好砂糖橘、中草药、六堡茶、油茶、品牌蔬菜、三黄鸡、网箱养鱼等农业产业;县(市)区及乡镇要根据当地特色,抓好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特色、一乡一品的优势特色专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要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强产业调结构,要面向农户,建立规模化优势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要主抓超级水稻、标准果园、标准茶园、出口蔬菜基地、采脂林基地、油茶基地、林下经济基地、规模养殖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高产示范基地,努力让广大农户看得见、学得会、做得到。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只有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解决好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梧州的农业产业发展才能迈大步,上台阶。我市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建设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组织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明晰的示范社,让各类专业合作社在全市各地全面开花,并结出丰硕成果。要通过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是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