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区龙湖镇: “人大+纪委”双监督双促进模式开启基层监督“雷达系统”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24-09-05  分享到:

万秀区龙湖镇的一位人大代表在“代表来了·吾有话说”云上履职平台上提交“新民村排污渠盖板施工较为粗糙,周边村民普遍反映项目并未带来预期的改善效果,对项目的满意度较低”的问题。龙湖镇农村排污盖板渠工程是2024年镇人民代表大会上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项目。收到问题后,镇人大主席团及时将问题抄送镇纪委,联合纪委开展跟进监督,到实地详细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与项目牵头部门负责人讨论交流,并走访周边群众,分析研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认真研究探讨可行方案,提出了5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在镇人大和纪委的共同推动下,该项目迅速进行整改,将于近期完工。

龙湖镇探索问题互商、督办互助、优势互补的“人大+纪委”双监督双促进模式,创新“三合”工作法,实现信息整合、力量聚合、功能联合,构建“大监督”体系,共同扫除监督盲区,打好监督“组合拳”。

深化问题互商机制,促进监督信息整合。镇人大主席团年初制定年度监督计划,并邀请镇纪委书记列席主席团会议参与议题讨论实现信息整合,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监督信息的互联互通。纪委掌握的关于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信息,与人大的监督议题相结合,能够更精准地定位监督重点,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镇人大主席团第二季度会议上,人大代表、镇纪委书记陈振生提出“在纪委日常巡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帮扶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存在‘走过场’的嫌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后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联合镇纪委一起入户对脱贫户进行访谈,核对收入信息,列出共性问题清单6条并要求帮扶干部立即整改,确保信息不错不漏。

强化督办互助体系,实现监督力量聚合。成立“人大+纪委”监督小组实现力量聚合,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为切口,把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结合起来,倒逼职能部门由“解释”向“解决”转变。联合监督小组在走访民生实事项目过程中,发现老龙塘人饮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垃圾池建设项目中外包垃圾清运公司清运垃圾不及时、旺步村村民活动中心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立刻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问题、责任、时间表和后续跟进机制,推动3个民生实事项目按时保质完工。

推动优势互补合作,达成监督功能联合。“人大+纪委”协同履职,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纪委监督的刚性相结合,借助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和视野,不仅可以以改革的思路解决问题,通过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听取审议工作报告、进行专题询问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出真效。同时还能从政治的角度审视问题,从作风建设入手,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提醒,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联合监督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督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民政策落实,发现存在得到补贴的农户不符合申报政策条件的情况,随后立刻反馈给相关部门,运用“第一种形态”对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谈话提醒,并责令其举一反三,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龙湖镇“人大+纪委”双监督双促进模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由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增强纪律监督精度和人大监督刚性,开启基层监督“雷达系统”,打造监督全链条,画好监督“同心圆”,推动撂荒地整治、农村垃圾处理、人饮工程建设等一批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有效解决。

(谭湘濛)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