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京南镇人大助力创新构造“1+1+1+N”机制,聚焦做好一杯六堡茶、做强一碗京南米粉、做优一条京南河鱼,实现N个特色产业同步发展,拓宽群众N条致富路子,激发代表履职,为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代表倾力铺就特色产业路
“之前生猪价格贵,镇人大主席团鼓励我们入股合作社一起养猪;现在牛市行情火爆,又带领我们考察市场,开展新一轮养牛事业……”苍梧县人大代表,京南镇古参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罗敏谈起当地人大主席团为村民重新“犇”出一条肉牛产业致富路,赞不绝口。
据了解,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推动当地政府探索构建“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京南镇京发合作社统一购买250公斤左右的牛仔,各村(社区)遴选优质农户,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闲置撂荒土地的资源优势,每户领养5头牛仔,代养8—12个月,农户每头肉牛可以赚8000元左右,达到联农带农富农的效果。目前,古参村第一批7户养殖户获得红利,户年增收约4万元。“人民代表为人民,跟着他们干,能赚钱!”苍梧县金威种养殖家庭农场于良辉佩服地竖起大拇指。
代表助推打造特色品牌
依托京南米粉产业,京南镇建立了稻米、艾叶基地,创新开发出螺蛳京南米粉、六堡茶米粉、艾叶米粉等产品。六堡茶与京南米粉的强强“联姻”,为当地经济提升注入新活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推动谋划做优“一条河鱼”事业,把桂江河鱼“引”到岸上,规划打造6000平方米陆基养殖示范基地,工厂化探索养殖桂花鱼、皇妃1号塘角鱼,并通过示范作用引导京南渔民上岸,推动京南河鲜品牌知名度提高,闯出“京南水产”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代表助力拓宽致富路
京南镇不仅有悠久的人文历史,而且还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当地人大代表提议以梧州市承办2024年广西文旅发展大会为契机,依托桂江两岸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挖掘士燮文化和红色旅游,大力推进文旅融合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京南米粉产业园—历史文化陈列馆—古榄乡村旅游区—新寨乡村振兴示范点—京韵茶园”等旅游线路,办好第一届“野钓”大赛和第一届“鱼”文化美食节。
“我同意村里以六堡茶为主的‘庭院经济’发展方向,一来可以美化庭院,二来可以促进增收,两全其美……”近日,在京南镇旺安村委二楼会议室,围坐在一起的村民代表和旺安片区人大代表围绕着“生态茶园+庭院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热烈讨论着。苍梧县人大代表、旺安村支书主任何海金率先垂范,率领村“两委”干部以身作则,以村委庭院为示范点,打造本村“庭院经济”的“试验田”,积极发掘优势产品,沟通联系茶企公司的收购价格,让农户实现种得出来、卖得出去,激发参与“生态茶园+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将闲置院落变为绿色庭院,变为创收庭院。
同时,镇人大还积极推动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引导村级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提高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廖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