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援助的阳光温暖更多老百姓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助推法律援助提质增效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24-07-02  分享到:

“韦律师,我们今天拿到部分工资了。老板说剩余的工资下个月支付完毕。”近日,进城务工人员陈某向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反馈案件的进展。该案通过市法律援助中心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部门通过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劳动争议多元调解站为被拖欠工资的陈某和刘某成功调解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法律援助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政府责任的民心工程。梧州市把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法律援助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并以法律援助小切口入手,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抓要点,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2023年12月,梧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梧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该市通过“抓要点”不断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能,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市司法局、市法律援助中心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逐项落实审议意见,并向梧州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进一步推动全市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纵横交错、多层次、多领域、点线面相结合的全覆盖,形成“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让法律援助的阳光温暖更多人民群众,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助推部门工作合力提升

梧州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群众维权提供坚实保障。

2023年12月29日,该市法律援助中心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7部门成立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劳动争议多元调解站,截至2024年6月,该多元调解站共办理案件33件,涉案金额20万元。

此外,梧州市通过打造“一键式法律援助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发送承办人信息、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和监督电话,向案件承办人发送廉洁和结案提醒信息,通过平台将通知辩护律师的情况告知案件承办机关主办人,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律师间案件受理、指派信息互通,有效推进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进度。建立“援看”转交机制。

2024年以来,该市看守所和市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援看”转交机制共为8名在押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深化“法律援助+社会保护+心理咨询”合作模式,持续为未成年人提供关爱和支持,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感情陪伴和生活帮扶等,有效传递政府关爱和法治温暖。

助推法律援助服务水平提升质效

梧州市市政府积极采取优化法律援助措施,推行“全城通办”“立等可取”、调解前置等制度。

“我的工伤赔偿纠纷案件终于拿到生效判决书了。感谢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南宁市良庆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2024年6月22日,贵州籍进城务工人员翟某向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表示感谢。

翟某受南宁市某公司聘请到梧州市某楼盘工作时受伤。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为翟某提供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以及工伤保险待遇赔偿纠纷的法律援助。公司不服公司保险待遇纠纷的劳动仲裁裁决,在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24年1月,考虑到翟某的实际困难,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南宁市良庆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异地协作”方式为翟某提供法律援助。

2023年以来,梧州市两级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措施。对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性讨薪和工伤案件,各法律援助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当场审查,当场安排律师介入,当场调解。对属于外地法院管辖的案件,通过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为进城务工人员向外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援助“就近办、当场办、随心办”,申请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转变。同时,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在村(社区)、各级工青妇残等部门、看守所、监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在全市38家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点。截至2024年6月,全市建成125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四级法律援助服务圈,让群众获得触手可及的法律援助服务。

近年来,该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76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7669.1万元,接待群众咨询25206人次,获群众赠送锦旗和感谢信49面(封)。

助推法律援助队伍建立健全

梧州市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推进审议意见办理,不断强化法律援助工作队伍建设。

“我申请加入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希望可以用我的专业帮助那些困难群众。”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退休人员徐老师于2024年3月向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交法律援助志愿者申请书,于2024年4月成为一名法律援助志愿,并参加业务培训班。自加入法律援助志愿者以来,徐老师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6人次心理疏导服务,为3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该市积极探索将退休政法干警、大学生等纳入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法律援助工作力量。2024年2月18日,发布《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公告》,面向社会长期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鼓励高校教师及学生、心理咨询师、退休政法干警等加入志愿者队伍,目前共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33人,到社区、企业、乡村、学校以及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场次。

助推宣传效率不断提升

梧州市政府部门充分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展开法律援助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年初时,在《梧州日报》看到你们写着遭遇家庭暴力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我也想申请法律援助。”2024年6月24日,黄某持着《家庭暴力告诫书》向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为了进一步扩大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各部门利用梧州日报、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等新媒体,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法律援助宣传。组建“小豆苗”法治服务团、法律援助就业服务团、六堡茶产业法律援助服务团、企业法律服务团等面向未成年人、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求职者、劳动者以及六堡茶产业、企业等不同主体的法律援助服务团,多角度多领域开展“1+N”模式宣传活动,法律援助宣传层次不断深化。2023年12月以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和公益活动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

(罗壮妹 韦金雨)

来源:平安广西网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