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人大:人大代表齐上阵 抗洪救灾显担当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23-09-05  分享到: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朴实的话语在防汛抗洪前线表现得淋漓尽致。受今年第九号台风“苏拉”的影响,9月2日至3日岑溪市普降大雨,河水水位持续上涨,沿线多个镇村出现灾情。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面对洪涝灾害,岑溪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投入到防汛抗洪一线的战斗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神圣的职责。

助力救援群众不停歇

大隆镇人大代表与村干部一起入村排查房屋损毁、塌方等情况(严晋奇  供图)

连日来,岑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羽国强组织常委会机关干部到联系的镇村各水电站、企业、码头、地灾点、受灾农户家中等一线指导开展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督促镇村干部绷紧安全度汛这根弦,做好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整治、应急准备等工作。

9月2日晚上7点,岑溪市人大代表、归义镇新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欧健昌带领社区干部连夜到各片区检查住房安全情况,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周边拉起了警戒线,在危险桥梁、道路等设置警示牌。9月3日上午,新圩社区受灾群众被转移到了新圩中心小学临时安置点,欧健昌细致做好被转移群众的情绪安抚、后勤保障工作,受灾群众在安置点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安置点管理规范有序。

“危急时刻,门多敲一次,群众安全就多一分。”岑溪市人大代表、大业胜垌村党总支部书记莫凤号召村干部和其他几名人大代表,组成“敲门”小队分头行动,穿行在各村屯片组之间,挨家挨户敲门,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度汛指导,做好安全引导,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共转移人员9户,转移人口20人,帮助妥善安置涉险的350多名村民。

按照“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尽转”的原则,岑溪市各级人大代表全力协助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平安度汛。据统计,截至9月3日18时,岑溪市受灾人口59017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2887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39人(集中安置人口125人,分散安置人口214人)。

助推修复设施保畅通

南渡镇人大代表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抢通水毁公路(莫婷婷 供图)

岑溪市各镇人大配合各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抢通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全力加强隐患排查力度,重点对道路、河流地灾隐患点等重点山洪灾害危险点进行排查,及时联系通讯和电力等应急部门开展道路抢修、物资供应、供水供电及通讯恢复等各项工作。岑溪市人大代表刘志伟组建了一支30人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指导突击队,24小时待命保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先期抢险处置;梧州市人大代表梁小勇和272名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投入线路抢修工作,完成多条线路故障抢修任务。

在大隆镇湴河村,因边坡泥土滑落导致主要入村道路交通受阻,后续工程车辆难以进入,大隆镇湴河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闻令而动,迅速组织代表开展清障工作,有的代表甚至没来得及换上雨鞋,就迅速投入到了道路清障工作中去,经数小时的努力,该主要入村道路得以畅通。

合力重建家园有大爱

水汶镇各级人大代表与群众一起清理淤泥(吴万方 供图)

台风“苏拉”过后,雨水逐渐退去,留下了断枝残叶、淤泥、垃圾等,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

“请各位代表密切关注灾情和民生,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当好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大隆镇人大发出了《关于动员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投身灾后重建倡议书》,组织了60余名市、镇人大代表参与各类灾后重建活动。“同志们再加把劲!”9月4日,在大隆镇那蓬村清淤现场,代表们与群众分工协作,全面清理入村主干道内的淤泥、垃圾,共清理垃圾10余桶、淤泥500余筐。

9月4日以来,在延绵数公里长的岑溪市滨江公园的一河两岸边上,可以看到身穿红马褂的志愿者三五成群地在铲除淤泥和断枝残叶。在志愿者队伍里,就有不少人大代表,他们满脸是汗、浑身是泥干得火热。岑城镇人大代表、岑城镇上奇社区居民陈燕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说:“参与防汛救灾志愿服务很累,但看到逐渐恢复整洁的街道和市民竖起的大拇指,让我倍感温暖。”岑溪市人大常委会及各乡镇人大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清除倒伏树木、修复照明设施、清洁受泥污路段工作,目前,岑溪市市区街道和公共场所恢复了干净整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防汛抗洪前线到处都活跃着人大代表的身影,他们不畏艰险,不怕辛劳,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担当作为。

(李天龙 温柔 严晋奇 黎钰婷 黄文婷)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