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县人大常委会:奋力谱写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新篇章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22-09-30  分享到:

今年以来,蒙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聚焦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为重点,大力弘扬“石榴籽”精神,着力突出人大职能和优势,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以实干实绩实效奋力开拓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新局面。

强化政治担当,力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

常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及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依托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代表联络站、“代表来了·吾有话说”线上平台,构建县、乡、村多层级学习宣传阵地,确保人大民族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常委会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围绕“唯有团结,方得永安”主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列入常委会审议重点,有力推动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2021年以来,蒙山县人大常委会协同有关部门,共为夏宜、长坪两个瑶族乡争取到民族建设项目35个,共计1300多万元,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聚焦监督重点,助推各民族共同走向富裕道路


长坪瑶族乡开展瑶绣特色课程


常委会坚持把发展作为推动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少数民族地区在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和县监察委员会专题报告,推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2022年,上级下达蒙山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34万,有效助力蒙山县少数民族乡村建设;聚焦少数民族基础设施建设,召集相关部门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对2个瑶族乡和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民族村寨保护、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等开展全程监督。2021年,总投资2.478亿元的蒙金二级路建设和蒙山至长坪瑶族乡三级路建设项目相继竣工,助推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整体提升;聚焦“三大定位”发展目标,紧抓“东桑西移”“东绸西移”的趋势,召集相关部门对蒙山县茧丝绸产业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蒙山县人民政府《蒙山县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为加快建设中国西部茧丝绸织造新城贡献人大力量。2022年,蒙山县获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西部茧丝绸织造新城”称号。

推动民族共建,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瑶乡“开花结果”


夏宜瑶族乡六海村建设团结茶园发展茶产业


常委会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民主管理、依法治理工作,优先推进民族乡的“中心”和“联络站”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构建“1+N”的少数民族代表联络机制,共同研究民族产业、文化发展新渠道,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模式,将民族团结融入到代表活动中,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夏宜瑶族乡结合少数民族乡优势和特点,用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金子招牌,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工作品牌,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树立标杆为切入点,通过人大代表引导带领人民群众,大力发展以蜜蜂的“空中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茶叶、食用菌、山地鸡为重点产业,以柑橘、油茶、中草药、清水鱼等为辅助的特色“1+3+N”产业,共谋乡村振兴新路子。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充分汲取民意民情民智,特别是吸纳少数民族代表意见建议,依托“代表来了·吾有话说”线上履职平台,实现了代表履职“零距离”。平台上线以来,共收到代表意见建议24条,涉及民生热点、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领域,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

汉豪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统筹推动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为助推汉豪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现人大的担当作为。汉豪乡结合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适合山区、丘陵地带的特色产业,目前种植灵芝84亩、柠檬500余亩,养蜂5500余箱、规划种植六堡茶900余亩,实现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共建美好家园。

(莫扬)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