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在“东融”战略实施中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和助力全区经济健康运行作出积极贡献。今年以来,岑溪市在“经济要稳住”的窗口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进泰森新纺织产业集聚区、中通快递桂东(岑溪)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等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陆续投产,1—4月份工业增长形势喜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6.7亿元,同比增长17%,规上工业增加值24.7亿元,同比增长9.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工业投资完成24.42亿元,同比增速64.6%。
有效监督重点项目早运行

岑溪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泰森新纺织产业集聚区调研
岑溪市人大常委会以现场协调、听取专项报告、代表集中视察等多种监督机制,推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6次到泰森新纺织产业集聚区、中通快递桂东(岑溪)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等开展调研,协调电力、自然资源、发改等职能部门现场办公,迅速解决水、电、气供应,征地拆迁,厂房建设,污水处理,招工用工等项目建设过程重难点问题;派出常委会班子成员9次到南深高铁项目一线指导征地拆迁各环节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到项目实地开展集中视察,到六堡茶产业基地开展种植活动,以实际行动凝聚起助推经济建设的人大力量。
加快“中环督”反馈问题整改

岑溪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海成、正丰花岗岩矿山督导整改工作
针对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的岑溪市花岗岩矿山粗放式开采、生态破坏严重问题,岑溪市人大常委会将狠抓花岗岩矿山整改作为重点监督议题,不折不扣推进问题整改。
今年来,岑溪市人大常委会班子先后20次组织调研组遍访辖区花岗岩矿山,召集矿山业主“问诊”,落实“一矿一策”,常委会班子成员“一对一”挂点督战,落实矿山标准化建设、矿山复绿技术指导、固废处置等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矿权整合,从根本上消除“半边山”“一面墙”开采问题。
组织精干力量,全程跟进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水土保持、露天矿山“一面墙”问题整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加快推进存量固废综合利用,推动矿山整合做大做强。
目前,岑溪市花岗岩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体完成95%以上。同时,以整改为契机,全市新引进花岗岩矿山固废处置企业19家,推动石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搭建人大跨区域合作平台
岑溪市人大常委会在广州市建立“岑溪市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驻广东省岑溪商会联络站”,及时了解大湾区企业动态信息和投资动向,吸引大湾区资本不断向岑溪倾斜,有力推动中控(广西)航空小镇、南部(岑溪)石材循环生态产业园、“岑商农旅”综合开发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岑溪;岑溪火龙果、古典鸡、澳洲坚果、砂糖橘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向东拓展,筋竹古街、陈济桓将军故居等历史文化资源与石根山、向阳湖、加益古民居等广东风景区深度融合,“跨省抱团”的旅游经济圈初现雏形。

岑溪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中控(广西)航空小镇调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工作
在毗邻广东的筋竹镇横垌村、水汶镇严垌村打造粤桂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断深化岑溪市与广东省罗定市、郁南县等地的交流,岑溪、罗定两地现已实现30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的粤桂人大代表定期联络制度,有效发挥了两地人大代表带头致富和信息互通互联的作用,供应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篮子”生产和加工基地应运而生。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华到水汶镇水汶社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调研
今年6月9日,水汶镇水汶社区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作为“东融”的桥头堡,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将更加密切联系广大归侨、侨眷、侨属,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更好地为促进岑溪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羽国强 李天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