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梧州市万秀区龙湖镇人大工作人员的微信弹出一条服务通知:业务分派提醒。工作人员点击跳转到小程序,显示出一条建议内容等待处理:“梧州综合保税区从批复到竣工验收工期为期一年。现场施工单位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但是综保区东南角大约还有15亩地没征,影响了施工进度,望有关部门给予重视,大力推进征地工作。”收到建议后,龙湖镇人大立刻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走访,组织成立代表服务队,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向选区村民群众宣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村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终成功于3月11日提前拆除了房屋,3月14日完成了塘源口一组、中源组的土地征收协议签订工作,确保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人大代表到梧州综合保税区指挥部进行调研(聂梁东 摄)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为此事发愁,担心会延误工期,一筹莫展之时想到了龙湖镇人大二次会议上介绍的‘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小程序,就在小程序中上报试一下,没想到当天就收到了事项办理进度通知,不到一个星期就解决了问题,真是太方便了!”提出这条建议的人大代表邓林海对小程序的时效性和龙湖镇人大的高效率工作赞不绝口。
这仅仅是龙湖镇人大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龙湖镇响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积极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通过人大代表履职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小程序,拓宽履职渠道,融合龙湖镇代表服务队机制和“代表+”商会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引导和整合社会各项资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补齐民生短板,实现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以最便捷的途径实现最全面最真实的民主。
“中储粮码头至三威公司这段塘源路太烂了,车又多,时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村民还有周围企业员工出行都很不方便。”“您好,我是万秀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您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跟进的工作,现向各位代表和群众汇报有关工作目前的具体情况……”在龙湖镇塘源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代表和群众积极献言献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时进行答复,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龙湖镇塘源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人大代表民情沟通会(张业欣 摄)
会上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答复,后续龙湖镇人大及时与群众进行沟通,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利用代表服务队机制和“代表+”商会平台,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多次走访沿线企业码头,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共筹集资金41万元,启动塘源村村民便道工程,新建一条全长480米、宽5米的硬化道路,在提出问题的当月月底已经实现通车,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也大幅提升了辖区营商环境。
“加强村组环境卫生整治”“恢复8路公共汽车通行至塘源旧村委总站”“高旺路尘土飞扬问题”……不仅是民情沟通会,还有联络站每月选民接待日,这些“实打实”的民主举措,以群众为主体,让政府、代表与群众不仅“面对面”,更加“心贴心”,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大爷您好,我是龙湖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想向您了解一下您家里目前甜笋种植情况如何……”“下面我们来介绍甜笋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目前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协调解决的吗……”龙湖镇人大主席团坚持“月月有主题,调研有内容,监督有方向”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人大工作计划和监督活动议题。这一天,龙湖镇人大主席团按照计划进行本月的主题调研活动——春耕农业生产。一大早由主席团组建的代表服务队就出发去了旺步村,先是走访农户,再到田地林间深入考察,后到谷丰登公司了解生产经营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邀请农户与企业一起监督落实,突出群众主体、村民自治,切实抓好旺步村甜笋加工基地项目建设。
龙湖镇人大代表征求旺步村村民意见建议(李灿华 摄)
就在去年12月份,龙湖镇人大收到关于“推动旺步甜笋种植基地发展”的建议后,立刻成立代表服务队,走访农户,以“公司+合作社+代表+农户”的发展模式,延伸旺步甜笋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品质产能,拓宽销售平台,破解了龙湖镇甜笋销售单一问题。让代表履职的角色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群众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管理者,不仅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也让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实现了人大工作的“四同一”(政治同向、法治同轨、发展同力、与民同心)。
龙湖镇人大代表旺步村代表团举手表决项目(李红丽 摄)
“支持这项决议的请举手……”在旺步村委会议室,村民代表正在对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表决。为做好此次村集体经济项目票决工作,龙湖镇人大提前通过镇人大代表履职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小程序三个代表履职平台和主席团每月调研活走访征集项目建议,提交村民代表大会票决。
在龙湖,村集体经济项目票决为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和监督公共事务提供了载体,为民意进入决策提供了路径可能,有效地把人大工作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全程由人大代表进行监督和评估,实现了人大决定权与监督权的有机结合,促进人大工作延伸进田园、进景区、进学校、进“两新”组织,把民情沟通的范围延伸至农户、游客、师生、企业,打破站点局限,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朱柳蓉 邓亮 谭湘濛)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