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广西实践
“一站一基地一云端” 擦亮“全过程”品牌
梧州市万秀区人大常委会依托“一站(一个联络站)一基地(一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一云端(一个‘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小程序)”,构建代表线下履职和线上履职有机结合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双线”履职平台,有效地打通代表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确保代表工作既跟中央决策对上表,又同百姓需求对上点,更好地丰富了当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代表进站”强化民意集纳。2017年,万秀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五级代表统一编组,多级联动”的做法,通过“混合编组”统筹管理,将驻万秀区的五级人大代表按行业、地域、就近、方便活动的原则,全部安排编进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并实施网格化统筹管理,更好地组织代表常态化参与城区中心工作,化解协调基层社情民意突出问题等。2021年换届后,万秀区继续高位推进代表履职实体平台提质升级,完善履职档案管理,落实代表活动经费,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开展“履职之星”评比,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代表以“现场倾听+实地调研+落实反馈”相结合的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确保选民群众的建议及时得到吸纳、问题有效解决,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硕果在基层共享。目前,万秀区共建成人大代表履职平台37个,其中标杆点3个、示范点8个,在群众对联络站的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100%。
万秀区人大代表开展2021年度“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主题活动
实践基地发挥三大功能。2022年,万秀区人大常委会在角嘴街道潘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城东镇思扶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并进行试点实践工作,发挥基地研习、推动、示范三大功能作用。潘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梧州市人大常委会第一个挂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基地新增8室700平方米,增设“研习”课堂;城东镇针对基层代表特点,在镇、村分别开设“代表讲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不断宣传推广。如今,实践基地已经成为万秀区民意表达的“直通车”,以及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的最佳实践平台。万秀区人大常委会把对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的监督评价工作,作为拓展和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监督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实行民生实事代表票决,让民生实事由政府单方推进变为人大代表、公众多方参与,充分体现了“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深刻转变。在今年的镇人代会上,对去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使代表监督工作更添“锐气”。万秀区是老城区,无电梯的老旧小区较多,影响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出行。为解决群众困难,万秀区经过多方征集意见,对实施项目进行票决,决定实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目前已通过完成前期审批流程的有32件,群众拍手称快,连声赞誉“人大代表票决让实事更贴民心!”
万秀区角嘴街道潘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民生实事票决会
万秀区东兴街道三云花园小区加装电梯
“吾有话说”助力代表履职。2021年下旬,万秀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发“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小程序,打造线上履职平台,并配套实行“1330”工作机制。代表通过手机随手拍、随时提、实时督、及时评,提升代表建议流转效率,24小时不掉线,为代表们在线上履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代表来了·吾有话说”也成为代表们常态化履职的新阵地。小程序启用后,代表已在平台上提出意见建议64条,其中,涉及民生热点类问题40条,占比62.5%。目前,代表通过“云上履职平台”,为辖区居民群众、企业解决了“粤桂新城项目回建地群众用电困难”、“梧州茶厂门口对出路段电线线路的架设杂乱”等48个民生问题。
梧州茶厂门口对出路段电线线路整改前后对比图
来源:梧州市万秀区人大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