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发力点拿出硬举措推进“共融”开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梧州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途径
文章类型:媒体宣传   来源:梧州市人大  发布日期:2023-02-26  

“以过硬举措推进‘共融’开放,全力打造‘两湾’联动枢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新机遇,加强与北部湾的联动,加快建设大湾区、北部湾“两湾”联动枢纽城市。

目标确定,方向明晰,聚焦“如何对接大湾区建设,加力推进‘共融’开放”的热点话题,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了切合发展实际的见解与举措。

作为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梧州,如何紧抓发展机遇,做好“共融”文章?市人大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赖彩东表示,需夯实融入发展的基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增强融入湾区建设的持续性与永久性。赖彩东说,目前,我市已形成12条与大湾区相连的水公铁空邮综合运输通道。要想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两湾”联动大通道的完善,下一步就要抢抓平陆运河建设重大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柳广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南深铁路玉林至岑溪段,加快推进广宁经苍梧至昭平高速公路。这样一来,到2025年,全市铁路通车里程预计达405公里;公路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770公里;梧州港2000吨级以上泊位将达到32个,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基本建成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其中,商界人士跃跃欲试、憧憬远大。市政协委员吴智华是广西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其企业主要经营节能环保业务。目前,企业已在深圳设立分公司,今年与广州一科技企业共同开发“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用水系统”,预计下半年可投入市场。

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好梧州产业,吴智华认为,除了融商、融资、融人外,更应该融思想,把大湾区惠企的方式方法与制度一起引入,企业用水、电、气及社保政策要继续向大湾区对标;应该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引进机制,重点扶持已扎根梧州的经营规范、发展健康、增长能力强的标杆企业,鼓励与支持企业在梧州设立总部,让其安心扎根梧州,立足广西,面向全国。

梧州拥有对接与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资源、交通设施等条件,但是,梧州融入大湾区存在各项专项政策不够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甘露提出,梧州在融入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提升合作发展理念,找准自身的独特优势,与大湾区及周边城市展开不同层面的合作,为“共融”创造条件。同时,我市应该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在政策上的支持,优化融入大湾区建设的营商环境,为梧州融入大湾区提供更多有力的保障措施。

(姚蓝婷 盛辛辛)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桂ICP备17011532号-1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78号
联系电话:0774-6021985 传真:0774-6021991 电子邮箱:wzrdgg@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迎宾路19号 邮编:543002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