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在9月27日的梧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联组会议上,与会人员围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认真负责的回答。 【详情】

当前,我市的基层卫生院病人比较少,而市级的几家大医院却是人满为患,“看病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请问,怎样解决这个“看病难”的老大难问题? 【详情】

张俊祺委员:请问,怎样解决这个“看病难”的老大难问题?

黄联文委员:请问,“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实施整合之后的效果如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就是“新农合”,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后,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民群众非常关注。 请问,“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实施整合之后的效果如何? 【详情】

据我了解,市红会医院今年搞了一个“共享处方”,在群众中议论很多,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甚至对“共享处方”产生了很多疑虑。 请问,“共享处方”是怎么回事?“共享处方”在红会医院的执行效果是好还是不好? 【详情】

李豪委员:请问,“共享处方”是怎么回事?“共享处方”在红会医院的执行效果是好还是不好?

罗阳灿委员:请问,有的基层卫生院出现一些常用的低价药断供的情况,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当前,基本药物实行价格控制后,一些常用的低价药,特别是一些临床常用的经典老药,因为中标的价格偏低,经常供应不足;一些基层卫生院甚至出现断供的情况,问题比较严重。 请问,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详情】

我是蒙山的人大代表,我想代表蒙山的群众提一个意见。从蒙山县城到桂林只需2个小时,而到梧州要3个半小时,群众如果遇到急病、重病需要转到市级医院就诊时,我们只能舍近求远去梧州就诊,而不能去桂林。因为,到梧州就诊可以报销百分之五十五;而到桂林就诊只能报百分之四十五。 请问,能否调整政策,让到桂林就诊的蒙山群众,同样享受在梧州就诊的报销待遇? 【详情】

何健委员:请问,能否调整政策,让到桂林就诊的蒙山群众,同样享受在梧州就诊的报销待遇?

邱家云委员:请问,我市是怎样提高药品质量疗效的?是怎样规范药品流通和使用行为的?

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目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药品质量疗效,规范药品流通和使用行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请问,我市是怎样提高药品质量疗效的?是怎样规范药品流通和使用行为的? 【详情】

医改工作是一个以财政大量投入为特点的民生工程。 请问,我市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有何举措? 【详情】

黄志红委员:请问,我市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有何举措?

梁杰森委员:请问,我市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现在有一个说法:家庭医生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而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联合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 请问,我市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详情】

现在我提一个与医改不算直接相关的问题,那就是比“看病难”还更要紧的问题——“救命难”。具体而言,就是120救护车出诊时,往往就只有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抬病人的工作全部依赖家属;而病人家属的力量往往又十分有限,甚至家属根本就不在身边,折腾来折腾去,结果很容易就拖延了抢救病人的黄金时间,这就是所谓的“救命难”。 请问,各家公立医院是否关注到这个带有普遍性的“救命难”问题?作为主管部门,应该如何在制度上、规程上有更完善的要求,并落实相关措施来解决这个群众非常关注的“救命难”问题? 【详情】

梁洪委员:请问,各家公立医院是否关注到这个带有普遍性的“救命难”问题?

李海清委员:请问,我市怎样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

不少在外地就医的群众反映,他们的医疗费不能直接用医保卡结算,而是先由个人全额垫付,然后,再回到本地办理报销手续,往返奔波,费时费力。关键是,有时候医疗费用较大,个人经济条件有限,全额垫付十分困难。 请问,我市怎样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 【详情】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为什么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之后,给群众的感觉是,医疗费用不仅没有降低,支出反而更多呢?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详情】

张艺委员:为什么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之后,给群众的感觉是,医疗费用不仅没有降低,支出反而更多呢?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李健雄委员:请问,何为“医疗联合体”?我市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从媒体上看到,我市医改的重点是建立“医疗联合体”,并以此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请问,何为“医疗联合体”?我市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详情】